这时,一个年轻记者突然问:“有网友质疑您做慈善是为了‘洗白形象’‘博取名声’,毕竟您之前因顾家内斗受到过一些争议,对此您怎么回应?”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晚身上。她却笑了笑,语气从容不迫:“我不需要靠慈善洗白——星辰科技的芯片研发、新能科技的充电桩,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已经证明了我的能力和价值。至于博名声,我现在的生活已经足够安稳,没必要花1亿来买虚名。我做慈善,只是因为‘我淋过雨,想为别人撑伞’。”
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一丝柔软:“母亲去世后,我曾一度很迷茫,不知道手里的财富该用来做什么。直到去年在山区看到那些因为贫困而放弃上学的女孩,我才明白——财富的意义不是堆积起来炫耀,而是能为别人挡住一点风雨。就像当年母亲帮我撑伞一样,我也想为她们撑一次。”
这句话刚说完,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一直严肃的王局长都频频点头。坐在嘉宾席后排的大姑突然红了眼眶,她攥着手里的布包,手心全是汗——来之前她还怕自己身份普通,在这样的场合给林晚丢脸,现在却只觉得骄傲。
发布会的压轴环节是基金揭幕。林晚和王局长一起走到主席台中央,揭开覆盖在铜牌上的红绸——“晚晴慈善基金”六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旁边的玉兰花浮雕精致细腻。与此同时,大屏幕上播放起基金首批项目的实拍短片:云南山区的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准备修建教学楼;内蒙古治沙基地的志愿者们扛着梭梭树苗走进沙漠;贫困女生们收到新书包和文具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短片结束后,大姑再也坐不住了,快步走上主席台,一把抱住林晚。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很响亮:“小晚,大姑为你骄傲!你妈妈要是能看到,肯定比谁都开心!”说着,她把手里的蓝布包递过去,“这是我和你姑父攒的5万块钱,虽然不多,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就给孩子们买文具和课外书吧。”
林晚接过布包,触手温热。打开一看,里面的钱被叠得整整齐齐,有百元大钞,也有十元、五元的零钱,最底下还压着一张大姑父手写的纸条:“祝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林晚的眼眶一热,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大姑,这笔钱我会单独设立一个‘姑父助学小基金’,专门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买绘本。”
周围的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闪光灯“咔嚓”作响。《江城日报》的摄影记者抓拍到了一个温暖的瞬间:林晚抱着大姑,手里拿着那个蓝布包,背景是“晚晴慈善基金”的铜牌,羊角辫女孩站在她们身边,举着那幅蜡笔画。这张照片后来登上了第二天的报纸头版,配文是:“财富有温度,人间有真情——林晚与‘晚晴基金’的初心。”
中午12点,发布会结束。嘉宾和记者们陆续离开,林晚却留在会场,和“女童之家”的李姐、治沙组织的负责人讨论项目细节。袁琳走进来,手里拿着手机,脸上满是兴奋:“林总,好消息!刚才有三家企业联系我们,想给基金捐款,其中就有周明远的地产公司,他说要捐2000万!还有环保组织‘绿色未来’愿意免费提供治沙技术支持,不少网友也留言说想当志愿者!”
林晚接过手机,翻看网友的评论:“‘晚晴’这个名字太温柔了,希望更多女孩能被照亮!”“从投资芯片、新能源到做慈善,林晚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担当!”“我想报名当志愿者,怎么联系?”她的嘴角扬起一抹淡笑,不是因为赞美,而是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一起“撑伞”。
走出江城大剧院,初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林晚抬头望向天空,蓝天白云格外清澈。她想起母亲生前最喜欢的那首《晚晴》诗,此刻终于真正读懂了“人间重晚晴”的含义——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温暖,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为别人创造温暖的未来。
“晚晴慈善基金”的铜牌被妥善收好,将挂在林晚办公室的墙上。它不仅是一块牌子,更是一份承诺:承诺给贫困女生一个读书的机会,承诺给荒芜土地一片绿色的希望,承诺让财富带着温度,流淌到最需要的地方。
林晚坐进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玉兰花苞,轻声对自己说:“妈,我做到了。”车窗外,羊角辫女孩正和志愿者挥手告别,手里拿着林晚送她的新绘本,阳光洒在她的笑脸上,像一朵正在绽放的向日葵。
这一天,林晚不再仅仅是“投资女神”“亿万富婆”,更成了无数人眼中“有温度、有格局的正能量企业家”。而她知道,这只是慈善之路的起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初心不变,就一定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