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慈善基金!回馈社会
二月二十上午9点,江城大剧院三楼的中型会议厅被暖融融的光线包裹着。米白色的羊毛地毯踩上去像踩在云朵上,吸走了所有脚步声;主席台后方的背景板采用渐变天蓝色,从顶端的浅蓝晕染至底部的淡紫,左侧印着烫金的“晚晴慈善基金”logo——“晚晴”二字是手写体,柔中带刚,旁边缀着一朵银色的玉兰花,正是林晚母亲苏清媛最爱的花;右侧用白色宋体写着基金宗旨“助梦女生,守护青山”,下方摆着两束鲜花:向日葵金黄灿烂,象征着助学带来的希望;蓝色绣球饱满温润,对应着环保项目的守护初心。
会议厅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前排的嘉宾席上,民政部门的王局长穿着深色中山装,手里拿着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公益组织“女童之家”的负责人李姐穿着红色马甲,身边坐着三个受助学生代表——最大的16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最小的才8岁,扎着羊角辫,手里紧紧攥着一幅卷起来的画。后排的媒体区更是“长枪短炮”林立,《江城日报》《南方周末》的记者们举着录音笔,摄像机的红灯齐刷刷亮着,等着捕捉关键瞬间。
几个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席间,分发印着基金章程的手册。手册封面是手绘插画:一个扎马尾的女孩坐在教室里,窗外是郁郁葱葱的青山,手里捧着书本,眼里闪着光;内页详细列出了基金的两大核心方向:贫困女生助学覆盖小学至大学全阶段,包括学费、生活费、课外辅导;环保项目聚焦沙漠绿化、水源保护和垃圾分类宣传,还附了首批资助的云南山区教学楼和内蒙古治沙项目的示意图。
9点整,会议厅西侧的雕花木门缓缓打开,林晚在王局长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她穿一身月白色定制西装套裙,肩线利落却不凌厉,内搭的浅粉色真丝衬衫领口,别着枚母亲苏清媛留下的淡水珍珠胸针——珍珠不大,却泛着温润的虹彩,像藏着一束小小的光。她脚步沉稳,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路过受助学生席时,特意停下脚步,弯下腰摸了摸那个8岁羊角辫女孩的头,声音放得极轻:“小丫头,昨天跟我说的那幅画,带来了吗?”
女孩怯生生地点点头,把手里的画递过去。画纸上用蜡笔画着一间亮堂堂的教室,里面坐满了小朋友,黑板上写着“谢谢姐姐”四个歪歪扭扭的字,旁边还画了一朵和林晚胸针上一样的玉兰花。林晚接过画,小心地卷起来,放进随身的丝绒袋里:“画得真好看,姐姐要好好收藏起来。”
走上主席台就座后,王局长率先拿起话筒。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今天,‘晚晴慈善基金’的成立,是江城公益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林晚女士作为青年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资金精准投向贫困女生助学和环保领域,既解决了实际需求,又传递了正能量,这种担当值得所有企业家学习!”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羊角辫女孩拍着小手,手掌都拍红了。林晚接过话筒,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外壳,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那几个受助学生身上:“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说太多空泛的话,只想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她的声音清亮而温和,像初春的溪水:“十年前,我跟着母亲去云南山区做公益,认识了一个叫小花的女孩。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两小时山路去上学,鞋子磨破了就垫上干草,却把课本用塑料布包得严严实实,连一个角都没卷。她跟我说‘我要考大学,以后当老师,回来教山里的孩子’。可第二年我再去时,却听说她因为家里凑不齐学费,已经辍学去广东打工了。我至今记得她送我的那支自制铅笔,笔杆是竹子做的,铅芯细得像针——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人能帮她一把,她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说到这里,林晚的声音顿了顿,拿起桌上的基金手册:“‘晚晴’这个名字,一是取自李商隐的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希望能给困境中的人带去温暖;二是藏了我母亲的名字‘清媛’的谐音,她生前总说‘财富是社会给的,最终要还给社会’。现在,我用海外油田的年度收益和新能科技的部分分红,为基金注入首批1亿元启动资金——其中6000万用于贫困女生助学,从小学到大学全程资助,还会设立‘晚晴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4000万用于环保项目,首批将投入2000万建设云南山区的3所教学楼,1500万支持内蒙古的梭梭树种植,500万用于江城的社区垃圾分类宣传。”
“好!”台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立刻引发了更热烈的掌声。那个16岁的受助女生红着眼眶站起来,声音带着颤抖却很坚定:“林姐姐,我一定会考上师范大学,像小花姐姐想的那样,回去当老师!”
林晚笑着朝她点头,抬手示意媒体提问。《江城晚报》的女记者率先站起来,推了推眼镜:“林总您好,请问您为什么偏偏选择‘贫困女生助学’作为核心方向?市面上的慈善基金大多覆盖全群体,这样的聚焦会不会显得范围太窄?”
“恰恰相反,聚焦才能更精准。”林晚语气认真,“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贫困地区的女生辍学率比男生高12%,很多家庭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读书没用’。但我坚信,教育对女孩的影响是连锁的——一个女孩接受教育,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结婚后会更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能带动整个家庭的观念转变。这不是‘范围窄’,而是‘精准发力’。”
另一个来自财经媒体的男记者接着问:“现在不少慈善基金因为‘资金挪用’‘信息不透明’饱受争议,您怎么保证‘晚晴基金’的公信力?”
林晚示意袁琳递上一份文件,投影幕布上立刻显示出“监督委员会组成名单”:“我们设立了由三方组成的监督委员会——民政部门代表占30%,确保合规性;公益组织专家和媒体代表占40%,保证专业性和透明度;普通市民代表占30%,通过公开招募产生,让公众有参与感。每一笔支出都会在基金官网和公众号实时公示,包括受助学生的姓名(可匿名)、学校、资助金额,以及环保项目的进度、供应商信息。同时,我们聘请了国内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季度出具审计报告,全年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