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投资编剧!爆款预定(1 / 2)

第36章:投资编剧!爆款预定

二月初二的下午,江城人才市场的玻璃门刚推开,一股混杂着汗水、油墨和快餐香气的热流就扑面而来。大厅里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被抱着简历的求职者占满——有人踮着脚往企业展位的招聘启事上凑,眼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有人蹲在墙角,手机屏幕亮着,正对着招聘要求小声背诵自己的履历;还有人围着打印机,等着打印刚修改好的简历,机器“吱啦吱啦”吐出纸张的声音,混着广播里循环播放的“请求职者有序排队,勿拥挤”的提示音,织成一张满是焦灼的网。

林晚今天来这儿,本是帮新能科技的陈明招两名技术助理——陈明的太阳能快充宝生产线下周就要试产,急需懂光伏技术和电路设计的员工。她穿得格外利落:米白色的休闲西装是浅亚麻材质,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腕上细巧的银色手链;内搭的浅蓝色衬衫领口没系领带,别着一枚小小的珍珠领针,透着不经意的精致;下身是烟灰色阔腿裤,垂坠感极佳,走路时裤摆轻轻扫过脚踝;脚上踩着一双裸色低跟皮鞋,鞋跟敲在瓷砖地上,发出清脆却不突兀的声响。和周围穿着冲锋衣、背着双肩包,满脸焦虑的求职者比起来,她的从容格外显眼,路过的几家企业hR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林晚刚在几家技术企业的展位前停下,翻了翻招聘简章——要么要求5年以上经验,要么薪资低于陈明的预算,正准备去休息区喝杯免费的柠檬水,目光却被不远处蹲在地上的一个女孩吸引了。

女孩看着约莫二十五六岁,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外套,袖口磨出了圈毛边,肘部还缝着一块同色系的补丁;里面是件灰色的旧t恤,领口被洗得有些松垮,露出一小节锁骨;头发随意扎成一个低马尾,碎发黏在额角的汗渍上,显得有些凌乱;脸上没化一点妆,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底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像熬了好几个通宵。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叠简历,封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编剧陈雪”四个大字,笔锋有力,却被反复摩挲得边缘发毛;膝盖上放着一个泛黄的牛皮纸笔记本,封面上贴着张便签,写着“《老城区的阳光》大纲”,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有些地方用红笔修改过,墨迹晕开,把“居民议事厅”几个字染成了粉色。

陈雪正蹲在一家影视公司的展位前,仰着头看墙上的招聘启事。启事上“要求3年以上爆款剧本创作经验,需有过播放量破亿作品”的字样,像根针似的扎进她眼里。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简历封面的边角,指甲缝里还沾着点墨水——这是她今天投的第12家公司,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两点,要么hR扫了眼简历就说“题材太冷门”,要么说“没流量相,我们要甜宠剧”,连让她讲两句剧本的机会都不给。

她轻轻叹了口气,把简历塞进随身的帆布包——包上印着的“电影梦想”字样已经褪色,带子上还缝着两根加固的线。起身时,她没注意到脚边的台阶,身体猛地往前踉跄了一下,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小心!”林晚快步上前,伸手稳稳扶住了她的胳膊。指尖触到牛仔外套的布料,粗糙却结实,能感受到女孩胳膊上的薄肉,显然是常年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清瘦。

陈雪站稳后,连忙把笔记本抱在怀里,抬头道谢,声音带着点熬夜后的沙哑:“谢谢您,不好意思,我刚才没看路,差点撞到您。”她的眼睛很亮,是纯粹的杏眼,只是眼下的青黑让这份明亮打了点折扣。

“没关系,”林晚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笔记本上,封面上的“老城区”三个字让她想起自己刚赢回的梧桐巷老房,忍不住笑着问,“看你带的笔记本,你是编剧?”

提到“编剧”两个字,陈雪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亮的灯泡,可这份光亮又很快暗下去,她低下头,手指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小声说:“嗯……算是吧。不过现在失业了,正在找工作。”她顿了顿,像是鼓起勇气似的补充道,“我写了个关于‘老城区改造’的剧本,主角是个建筑设计师,回到家乡帮居民把老房子改成又舒服又有记忆的样子……可好多公司都说这个题材没流量,没人看,不愿意要我写的东西。”

林晚看着她眼底的失落,还有提到剧本时不自觉攥紧笔记本的手,心里突然一动——或许可以用预知能力看看,这个坚持梦想的女孩,是不是藏着未被发现的才华。她主动伸出手,掌心向上,语气温和:“我叫林晚,平时会做些投资,对影视行业也有点兴趣。要是你不介意,咱们可以聊聊你的剧本,说不定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陈雪愣了一下,看着林晚伸出的手——指甲修剪得整齐,手背上的皮肤细腻,和自己满是茧子的手形成鲜明对比。她犹豫了两秒,还是轻轻握了上去。陈雪的手很凉,掌心有常年握笔留下的厚茧,指腹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蓝墨水,在林晚的手背上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印子。

可就在皮肤接触的瞬间,林晚的眼前突然暗了一下,随即闪过一串清晰得如同亲身体验的画面:

先是半年后的视频平台首页——“老城区的阳光”五个烫金大字挂在推荐位最显眼的地方,.2亿”。点开正片,开头是老城区的青石板路,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来,主角苏晓背着双肩包走在巷子里,背景音是居民的笑声和自行车的铃铛声。弹幕密密麻麻地飘过:“这不是我家附近的老巷吗!太真实了!”“终于有讲老房子改造的剧了,哭了!”“编剧太懂了,我奶奶也舍不得拆老房子!”

接着是微博热搜界面——#老城区的阳光细节有多戳人# #陈雪 宝藏编剧# #想住这样的老房子# 三个话题霸占热搜前五位,官媒“江城日报”还转发了剧的片段,配文:“用温暖故事留住城市记忆,让老城区焕发新生,这才是有温度的作品。”

然后是“年度影视盛典”的现场——陈雪穿着一身白色的纱裙,头发挽成低髻,戴着一对小小的珍珠耳环,手里捧着“年度最佳原创剧本”的水晶奖杯。她站在领奖台上,声音哽咽却坚定:“谢谢我的投资人林晚女士,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她告诉我‘好故事不会被埋没’。没有她,这个关于老城区的故事,永远只能躺在我的笔记本里。”台下掌声雷动,林晚坐在第一排,笑着冲她点头。

最后画面停在剧本的版权协议上——出品方写着“林晚工作室”,下方的分成条款里,“编剧收益”一栏写着“280万”,旁边还有陈雪的签名,日期是“2024年8月15日”。

这些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真实:陈雪领奖时眼角的泪光、弹幕里的每一条评论、版权协议上的墨迹,甚至盛典现场的灯光温度,都清晰可感。林晚猛地回神,松开陈雪的手,指尖还残留着她掌心的凉意,语气却肯定得没有一丝犹豫:“陈雪,你的剧本很好,我想投资你。”

她看着陈雪震惊的眼神,继续说:“我出钱,负责后续的制作、发行和所有杂事;你只需要专注创作,按你的想法把《老城区的阳光》写出来,不用考虑流量、不用改剧情,我保证不干涉你的任何创作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