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的时间到了。
夜班医护人员拖着疲惫的身躯,将一份份重点病人的情况交接给精神相对饱满的白班同事。抢救、死亡、突发的紧急状况……夜晚的惊心动魄被浓缩成几句简短的描述,在平淡的语气中流淌过去,仿佛只是流水线上寻常的一环。
林逸站在人群中,听着夜班主治医师高健进行交班报告。当提到那个高空坠落伤时,高健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只是简单陈述了“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诊断为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心包填塞,经床旁超声确诊及心包穿刺引流后,病情稳定,已送手术室”,完全略过了其中的争议与波折,更将自己最初的误判轻描淡写地抹去。
林逸对此并不意外。这就是职场,功劳是集体的,失误最好从未发生。
交班结束后,人群散去。林逸正准备离开,去值班室休息片刻,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林逸。”
是副主任刘振,他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拘谨的年轻女医生。
“刘主任。”林逸停下脚步。
“给你介绍一下,”刘振指了指身边的年轻女医生,“这位是陈玥,陈医生,今年刚来我们科的规培医生。她轮转急诊这两个月,暂时由你带着。”
带教规培医生?
林逸微微一怔。在原主的记忆里,这种“带教”任务通常轮不到他这种自身难保的住院医。这更像是刘振对他昨晚表现的一种“奖励”或者说“安抚”,将他稍稍向上拔高了一点位置,同时也是一种试探——看他是否具备除了技术之外的管理和教导能力。
“陈医生,这是林逸,林医生,业务能力很扎实,你跟着他好好学。”刘振对陈玥说完,又转向林逸,语气带着惯有的官腔,“林逸啊,带教也是我们住院医的职责之一,要好好指导新人,注意安全。”
“好的,刘主任。”林逸点头应下,目光落在陈玥身上。
陈玥看起来二十三四岁,面容清秀,但眼神里带着新入职场特有的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她接触到林逸的目光,立刻微微低下头,声音不大但清晰地说:“林老师,麻烦您了。”
“互相学习。”林逸语气平和。他看得出来,这个女孩不像原主那么懦弱,但显然也还没适应急诊科高强度、高压力的节奏。
刘振安排完毕,便转身离开。
“林老师,我们今天需要做什么?”陈玥抬起头,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一些。
“先熟悉一下环境,了解交接班后留观和抢救区病人的基本情况。”林逸一边说,一边带着她走向护士站,“在急诊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最基本的。还有,叫我林医生就行。”
“好的,林医生。”陈玥连忙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林逸身后。
白班的忙碌已经开始显现。急诊大厅里人来人往,候诊区的座位逐渐被填满,分诊台的护士语速飞快。各种原因前来就诊的病人——发热的儿童、腹痛的青年、摔伤的老人,构成了一幅纷杂的众生相。
林逸先是快速浏览了交班记录本,然后带着陈玥巡视留观病房。他检查病人的速度很快,但目光扫过监护仪数据、输液速度、病人面色和引流液性状时,却异常精准。
“3床,老年肺炎,注意观察血氧,警惕呼吸衰竭可能。”
“7床,急性阑尾炎术后第一天,注意引流管通畅,看敷料有无渗血。”
“12床,药物过量洗胃后,注意神志和电解质变化……”
他每到一个病床前,都会低声向陈玥快速点出观察要点和潜在风险。他的话语简洁,直击要害,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
陈玥起初还有些手忙脚乱,试图用笔记本记录,但很快发现林逸的语速和信息密度让她根本来不及写。她只好强迫自己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去记、去理解。
她惊讶地发现,这位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林老师”,对病情的把握有种近乎直觉的敏锐。他似乎总能从一堆看似平常的体征和数据中,迅速抓取到最关键的那一个。
这就是“精密操控”天赋在临床观察上的初步体现。林逸的感知如同高精度传感器,能快速捕捉并处理海量的细微信息,形成整体判断。他带教的方式,也正是这种高效信息处理模式的下意识传递。
巡视到抢救区一角时,林逸的脚步微微一顿。那里的一张床位已经空了,床单位更换一新,仿佛从未有人存在过。
是李德昌之前躺过的位置。
“林医生,怎么了?”陈玥注意到他的停顿,小声问道。
“没什么。”林逸收回目光,神色如常。但他脑海中的疑虑并未消散。李德昌的尸体应该已经被送往太平间,家属可能也接到了通知。那个异常的针孔,像一根刺,依然扎在他的思维里。
他需要机会接触更多信息。
上午九点多,一波就诊小高峰暂时过去。林逸让陈玥去帮忙处理几个新来的轻症患者,积累问诊和开单经验,自己则找到了护士长,以“完善死亡病例讨论资料”为由,询问李德昌家属的联系方式和是否已办理相关手续。
护士长忙于协调工作,并未多想,直接告诉他家属已经在凌晨来过,办理了手续,尸体也已由殡仪馆接走。家属的联系方式自然不能随意透露,但护士长随口提了一句:“唉,也是可怜,就一个女儿,在外地赶回来,哭得不行,好像对老爷子突然心梗去世有点不能接受,问了好多抢救细节……”
家属有疑问?
林逸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但他现在没有理由,也没有立场去接触家属。
正当他思索时,急诊科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和哭喊声。
“医生!救命啊!救救我孩子!”
一个年轻母亲抱着一个约莫三四岁、面色青紫、剧烈咳嗽的男孩冲了进来,声音凄厉,充满了绝望。
分诊护士立刻上前,一看孩子情况,脸色骤变:“气道异物!直接进抢救室!”
林逸眼神一凛,立刻对不远处的陈玥喊道:“陈医生!抢救室!气道异物!”
说完,他率先冲向抢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