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喆知道,最关键的部分来了。他沉吟片刻,方道:“孩儿以为,可先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查访江南一带,尤其是苏、杭、扬州等地,那些以收藏书画闻名的徽商巨贾,留意他们近几十年来的收购记录,或府中是否有不轻易示人的秘藏。其二,可派人留意江南的古董书画铺子,特别是那些有年头、有门路能接触到上等私藏的大铺子,如‘集古斋’这类字号,或许能从中探听到些许风声。”
他看似随意地提到了“集古斋”,正是之前春桃无意中说起过的铺子,如此一来,更显得他的信息是来自书本和府内闲谈的综合分析,毫无破绽。
王氏眼中精光一闪!苏喆提供的这个思路,不仅指明了方向,连具体的方法和切入点都给出了!这已经远超她的预期!
“集古斋……”王氏喃喃自语,她似乎也对这家铺子有些印象,确实是京城和江南都有分号的老字号。
钱嬷嬷在一旁也是听得目瞪口呆,看向苏喆的眼神彻底变了,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惊佩。
“我儿果然心思缜密,聪慧过人!”王氏毫不吝啬地夸赞,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你这番见解,着实为母亲解了燃眉之急!我即刻就安排得力人手,按照你说的方向去江南查访!”
她心中大定,有了如此明确的目标,总比之前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要强上百倍。
“母亲谬赞了,孩儿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胡乱揣测罢了。”苏喆谦逊地低下头,“希望能对母亲有所帮助。”
“帮助太大了!”王氏心情舒畅,看着苏喆愈发顺眼,“你且回去好生养着,需要什么书,或是又想起了什么,随时过来。等江南有了消息,或许还需你帮忙参详。”
这就是明确表示,后续还会倚重他。
“孩儿遵命。”苏喆恭声应下。
离开萱草堂时,苏喆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属于王氏的目光,充满了审视、估量,以及一丝……真正的重视。
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他不仅提供了价值,更展现了一种潜力——一种基于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够持续产生价值的潜力。这比一次性献上宝物,更能让人(哪怕是王氏这样的对手)产生长期“投资”的意愿。
回到听竹轩,苏喆依旧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但迎夏、拾秋等人伺候得愈发小心翼翼,她们虽不知具体谈话内容,却能感觉到夫人对七少爷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苏喆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指尖在微凉的白瓷茶杯上轻轻摩挲。
江南的风,即将因他一番话而涌动。
而他,则在这深宅之内,安静地等待着风带来的消息,并准备着下一次,更加精彩的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