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 第142章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下)

第142章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下)(1 / 2)

声音不高,甚至有些平淡,裹挟着历史的尘埃与血腥,狠狠地、一下又一下地凿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整个体育场陷入了一种比刚才灯光熄灭时更深沉、更令人窒息的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只有夜风吹过高高旗杆顶端旗帜的猎猎声响,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台下,前排那位抱着一个陈旧相框、头发花白的老妪,浑浊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干枯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框边缘泛黄的照片,嘴唇微微颤抖。相框里,是一个穿着旧式军装的年轻面孔。旁边一位同样白发苍苍的老者,摘下眼镜,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一把眼睛,低声对身边搀扶他的年轻人哽咽道:“像…真像当年那些娃儿…” 年轻人红着眼圈,用力点头。

人群中,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皮夹克、一看就是资深摇滚乐迷的年轻人,原本嚼着口香糖、脸上带着点“看热闹”的表情瞬间僵住了。他眼睛瞪圆,口香糖忘了嚼,直勾勾地盯着台上那束光里的小小身影。他旁边的同伴,一个扎着脏辫的姑娘,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而另一边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嚼口香糖,也彻底安静了。其中一个留着长发的青年,下意识地放下了原本架在膝盖上的腿,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盯着台上那束光里的孩子们,脸上惯有的不羁被一种纯粹的震撼取代。他旁边的同伴,低声爆了句粗口:“我艹…这特么…”

追光下淡淡的伴奏声中,孩子们的反应各异:许多多吸了吸鼻子,眼圈有点红;林子豪紧紧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晓白的小拳头攥得指节发白,小小的身体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陈芊芊茫然地眨着大眼睛。小朋友们似乎听明白了却又不太明白叔叔在说什么,但也被这气氛感染,安静了下来;江晚则依旧全神贯注,指尖在琴键上轻轻起伏,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音乐。

张楚那沉重的尾音刚落,仿佛一个无形的信号,童声合唱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近乎执拗的坚韧与力量,如同黑暗中刺破云层的利剑,接上第二遍主歌:

“不惧风雪,我中华儿女流血不流泪,永不悔入华夏显神威。”

高潮处,孩子们用尽全力,稚嫩的嗓音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撼全场的磅礴能量:

“信念坚如铁 不怕苦也不怕累,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钢琴全力奏响悲怆的旋律,陈野的吉他弦音也变得激昂清越。投射在大屏幕上的小小的身体里,迸发出守护与传承的呐喊。那道笼罩着他们的追光仿佛也因这歌声而变得更加炽烈、更加神圣,将他们无畏而坚定的侧影,如同史诗般的浮雕,清晰地投射在身后巨大无边的黑暗背景之上。

最后一句“勇往直前 自信的创造明天”落下,音乐如同退潮般渐渐减弱,尾音在寂静的空气中袅袅飘散,带着无尽的回响与期盼。张楚最后一句念白,如同历史定音的沉重鼓槌,为这悲壮的童声篇章画上句点:

“战斗结束。山,打下来了。硝烟散尽,大地沉默…他们中的大多数…连名字都没能留下,连块整的骨头…都难寻,他们就那样…永远地睡在了那片焦土里。和青山…融在了一起…松山战役,历时95天,以惨烈的牺牲换来了最终胜利。那些娃娃兵的身影,永远铭刻在滇西的青山之中,提醒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尊严,从不是理所当然的馈赠,陈念一老师,谨以此歌,献给所有为今日和平与尊严,默默牺牲、无声守护的先辈英灵。”

追光,在最后一个音节消散的同时,慢慢变得暗淡下来。现场似乎是被歌曲和故事中的力量所震撼泪目,安静一片的现场不时响起哽咽的交谈声,并没有那种热烈的欢呼。

数万人的胸腔被巨大的情感冲击填满、胀痛,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激荡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对历史的悲怆,对牺牲的震撼,对孩童纯净力量的感动,对家国的深沉敬意,还有那被点燃的血性与自豪……千头万绪,哽在喉头。

前排那位抱着相框的老妪,再也压抑不住,捂住嘴发出一声短促而破碎的呜咽,随即被身边的亲人紧紧搂住,肩膀剧烈地耸动着。肃穆的寂静像一块万钧巨石,沉沉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后排举着荧光棒和偶像灯牌的年轻人们,手臂还僵在半空,脸上的兴奋早已被震撼、悲伤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取代。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无声的悲怆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