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伸脖子瞅了眼报表,手指头戳着表格上飙升的折线:
这...这是我那批物资出发后第一天发新闻的日子?
可不!
闫如玉趁热打铁掏出手机,打开浏览器,等着浏览器转好圈,她把手机屏幕转向陈姗姗:
“你再瞅瞅这个‘最美老板娘’的话题,都一百多万阅读量了!”
新闻配图里,正是陈姗姗在仓库前指挥工人装货的侧影,配文写着:
“临城良心企业主,人美心善风景好”。
陈姗姗看着手机屏幕,耳朵尖悄悄有点发红,但嘴上还不肯服软:
“那、那你们文旅局这不就是蹭我热度嘛......”
“双赢!这是双赢嘛!”
闫如玉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
“你看,你公司的名声打响了,美誉度蹭蹭涨;咱们临城旅游的招牌也亮出去了;受灾群众更是实打实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你最想看到的结果吗?”
“呃……”陈姗姗被她说得一愣,仔细想想,“好像是挺有道理的哈。”
“而且啊,”
闫如玉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
“咱不能光想着外省灾区,总也得为生养自己的家乡谋点福利,对吧?”
“……”
陈姗姗一时语塞,竟找不到话来反驳。
最终,陈姗姗不仅让闫如玉成功“糊弄”了过去,还“赔”上了两壶茶钱。
等她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慢慢回过味儿来,才一拍大腿:
“哎呀,又被她绕进去了。”
她没忍住,抓起手机就给闫如玉打了过去。
这次电话倒是接通了,不像前些天总占线。
陈姗姗对着电话磨牙:
“闫科长,你忽悠完了,倒是给我个准话啊!我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总不能天天躲家里不出门吧?”
电话那头,闫如玉的声音听起来倒是挺惬意:
“一字诀:等!等这阵风头过去就好了。热度嘛,来得快去得也快。我这边还有一堆事儿要忙,先不说了啊!”
“喂?喂!”
陈姗姗话还没说完,手机里就只剩下“嘟嘟嘟”的忙音了。
她举着手机,无奈地轻叹了口气。
看来,好像真的只能硬着头皮,等这波热度自己慢慢凉下去了。
就这么着,陈姗姗在家“蹲”了一个多月,尽量少出门,外面的热闹劲儿才总算稍微消停了一点。
这期间,之前采购救灾物资的一些后续结算和琐事,都是她父亲陈真海跑前跑后去处理的。
好在,这段时间,江晨在线时间多了些,两人时不时在网上聊聊天。
虽然每次也聊不了太久,但总归能打发些时间。
另外陈姗姗也借此机会沉下心好好学习,特意让母亲拿着她写的纸条,去图书馆买了不少书回来。
没了智能手机,人们好像更能吸收知识。
6月初,周围的记者彻底散去,陈姗姗一早跟着父亲母亲,去最近的山爬山,看日出。
也就是太阳升起时,接到了“失联”数月的庞小七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