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地处高原,她担心自己身体扛不住。
万一高原反应病倒了,非但帮不上忙,反而给当地的医疗资源添负担,那就太不值当了。
原本计划是让父亲跟着去的,可陈真海为了确保村里棉被的质量,这几天几乎没怎么合眼,每天最多睡两三个小时,人已经累得走路都打晃了,实在没法再跑长途。
还好,有临城来的两位记者随车同行。
陈姗姗心想,有他们在,路上和到了地方,应该都能有个照应,出不了大纰漏吧?
她站在路边,看着车队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心里默默祈祷一路平安。
***
一个月后,灾区的重建工作慢慢步入正轨。
陈姗姗嘴里叼着母亲自己蒸的红薯干,蜷在电脑椅上,脚趾头夹着拖鞋一晃一晃的。
她盯着屏幕上的捐款公告直撇嘴,灾后重建只认专业机构账户,可她实在信不过这些机构。
历年来,这里面的“潜规则”,就从来没有得到过整改。
算了,还是等过阵子,直接找孤儿或者受灾严重的家庭定向帮扶吧。
叮咚!门铃又响了。
陈姗姗把脑袋埋进抱枕里哀嚎,这已经是今天第三个记者了。
自从救灾新闻播出后,她现在连去菜市场买根葱,都会被卖豆腐的大妈拉着问:
姑娘你就是电视上那个......
起初还有些沾沾自喜,很快就觉得失去“自由”的日子太痛苦了,她也是头回体会名人的无奈。
最让她窝火的是前天终于约到闫如玉出来喝茶时,稀里糊涂地就被她给搪塞过去了,这会想想还是“窝火”。
陈姗姗把茶杯往檀木茶案上重重一搁,震得茶宠都晃了晃:
闫大科长,你是不是该给我个合理解释?
对面穿着职业装的闫如玉早就想到了应对法子,心知她是吃软不吃硬。
姗姗啊...
她突然伸手握住陈姗姗正要端茶的手,眼圈说红就红,
咱们临城去年Gdp全省垫底,你忍心看着乡亲们......
少来这套,陈姗姗抽回手,差点打翻茶宠,说重点。
“你说,咱们一个人富裕了,是不要带动更多临城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陈姗姗下意识点点头,“自然、”
“那周边看新闻的人知道咱们临城后,过来游玩的人,多了,会怎样?”
“带动经济发展?”
“对,姗姗真聪明。”
被夸的陈姗姗撇撇嘴,闫如玉这语气跟哄孩子似的。
嘴角差点扬起,不过还是努力绷着嘴,不能笑。
闫如玉变脸比翻书还快,瞬间换上笑脸。
端起茶杯慢悠悠吹着热气,手指在杯沿上画圈圈:
你想想啊,那天新闻里横幅上要是只写你公司名,外人看了咋想?哦,就这老板有钱显摆呗
陈姗姗抱着胳膊翻白眼:
那也不能把我跟你们单位绑一块啊!现在天天有记者堵我店门口,买菜大妈都追着问我要签名!
闫如玉突然放下茶杯,她从包里掏出沓文件,手指戳着数据表:
你看看,五一假期来咱这的游客,七成都是刷到你救灾新闻顺道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