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先斩后奏闫如玉(2 / 2)

他怕消息传开,村里有些心思不正的人犯了“红眼病”,到时候好事变坏事,就得不偿失了。

电话那头的村长陈德福,刚才那股兴奋劲儿也缓下来了。

他当了这么多年村长,村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他门儿清。

“行,明白,”

他声音沉稳了些,

“先不说了,我得赶紧召集人开会,采购棉花、布料这些要紧东西,耽误不得!”

“辛苦村长了。”陈真海松了口气。

“咳,这话说的,应该的!”陈德福说完就急匆匆挂了电话。

支援灾区,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都拖不起!

采购原料是头等大事,紧接着还得安排人手、腾场地、检查机器...事儿多着呢!

陈德福的动作是真快。

挂了电话没半天功夫,村里就动起来了。

他几乎动用了所有能用的关系和人脉,全家老小齐上阵,盯着各个环节。

小半个村子的人都忙活开了,机器不够用的地方,就靠手工缝,大家伙儿加班加点地干。

每床棉被都严格控制重量,在五到六斤左右。

陈真海在城里待了两天,心里还是不踏实,干脆开车回了村里,亲自盯着质量。

临城这边棉被的品控,就交给了老婆王云负责。

仓库厂房里的工人们,听说老板陈姗姗要捐这么多物资去灾区,也都坐不住了。

大家你五十我一百地捐款,有力气的就主动帮忙装车。

陈姗姗挺感动,专门让会计把每个人的捐款金额都记清楚,说等这事儿完了,做个“光荣榜”挂墙上,让大家伙儿都看看。

在这件事上,所有人空前的团结,劲儿都往一处使。

忙活了整整四天,所有的救灾物资:帐篷、棉被、水、吃的,终于都准备齐了。

陈姗姗先安排大车去村里拉棉被。

临城这边,闫如玉协调的车和人早就到了仓库,正热火朝天地装车。

等村里的车和临城的车在指定地点汇合时,陈姗姗才惊讶地发现:

临城的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印着电视台台标的面包车,车旁边站着扛摄像机的记者!

陈姗姗心里“咯噔”一下,但好在几年前在医院经历过一次记者围堵,这次虽然阵仗也不小,她总算没露怯,表面还算镇定。

她心里忍不住嘀咕:‘好你个闫如玉,跟我玩“先斩后奏”是吧?

肯定是知道我不喜欢太张扬,才故意不提前打招呼的!

行,这“人情”我记下了!’

好不容易应付完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两辆满载物资的半挂车终于缓缓启动,前往灾区。

车身上,红底黄字的横幅格外醒目:

“情系灾区心连心,众志成城渡难关——xx公司 & 临城文旅局驰援行动”!

看到横幅,陈姗姗有点懵。

xx公司是她公司的名字,这没问题,可后面这个“临城文旅局”是啥情况?

闫如玉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姗姗这次没有亲自跟车去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