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获全胜(2 / 2)

“——被告人的行为,是在被殴打、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实施的防卫。”杨晚栀的声音重新放缓,却带着千斤重量,“三刀的力度递减,正说明他当时已体力不支,只想阻止对方继续施暴,而非杀人。这符合《刑法》第20条关于防卫过当的规定。”

周航显然没准备好应对监控录像的问题,他翻着卷宗,手指在纸页上乱划:“防卫过当也不能否定其伤人行为!被害人拖欠工资,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非持刀伤人!”

“法律途径?”杨晚栀轻轻笑了一下,这是她今天第一次笑,却带着点涩味,“被告人李建国五十五岁,小学文化,妻子卧病在床,儿子等着学费。他从去年十月开始讨薪,找过劳动监察大队,去过信访局,甚至在工地门口跪了三天——这些,案卷第30页的走访记录里都有。可直到案发当天,张志强还在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针一样扎进每个人心里。旁听席上的议论声停了,连翻书的声音都消失了。

白书妍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想起高中时杨晚栀为了帮同学讨回被没收的手机,在教导处门口站了两小时,也是这样,明明眼眶都红了,声音却稳得像块石头。

“公诉人说‘应通过法律途径’,”杨晚栀抬起头,目光直视审判席,“可当法律途径走不通,当一个父亲看着儿子的学费单、妻子的药费时,他的绝望,难道不值得被看见吗?我们讨论的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刑法》不仅要惩罚犯罪,更要衡量情理。被告人的行为固然触犯法律,但情有可原,应认定为防卫过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最后一句话说完,她微微鞠躬,退回辩护席。整个教室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过了几秒,审判长才咳嗽一声:“公诉人有无新的质证意见?”

周航张了张嘴,最终摇了摇头。他看着杨晚栀面前那摞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卷宗——每一页都贴着便签,标注着“证词”“物证”“法律依据”,突然觉得自己准备的材料像堆散沙。

模拟法庭的辩论环节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评议。杨晚栀走出辩护席时,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了,但她脚步很稳,路过旁听席时,还朝白书妍笑了笑,眼里有光在闪。

白书妍立刻冲过去,把保温杯塞给她:“快喝点热的!你刚才太厉害了,周航脸都白了!”

“运气好而已。”杨晚栀拧开杯盖,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片,“其实我手都在抖,怕自己记错页码。”

“才没有!”白书妍拽着她的胳膊,“你说‘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旁边的老师都点头了!对了,你手机刚才亮了,好像有人给你发消息。”

两人并肩走出教室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杨晚栀掏出来看,是系统提示“对方已读”——那条她昨天发的信息,终于有了回音。但屏幕上没有新消息,只有冰冷的“已读”两个字,像块小石子,轻轻落进她心里,没激起多大水花,却沉得很稳。

“顾明夜回了?”白书妍凑过来看。

杨晚栀把手机塞回口袋,抬头时眼里已没了刚才的波澜:“没,垃圾短信。”她拉了拉白书妍的手,“去吃食堂吧,我请你吃好吃的。”

晚风从走廊尽头吹过来,掀动她的法袍下摆。远处的篮球场传来喝彩声,有人在喊“赢了”。

杨晚栀抬头看了眼天边的晚霞,突然觉得,有些路要自己走,有些光,也得自己找。至于那个在纽约的人,他有他的忙碌,她也有她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