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赵天虎的成长(1 / 2)

陈默推开修车厂的铁门时,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了。铁门发出吱呀的呻吟,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他肩上挎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手里捏着一张写满频率数字的纸条,径直走向角落那间用铁皮搭的办公室。

赵天虎正蹲在门口,就着昏暗的灯光擦拭一把扳手。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额头上还沾着机油,回来了?

陈默迈进屋,把包放在掉漆的木桌上,顺手拧亮台灯。昏黄的光晕在墙上铺开,照亮了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几张手写的联络时间表。

蓝色摩托进东街仓库后就没动静。陈默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记录本,车上的人没下来,也没发信号。像是在等什么。

赵天虎跟进来,靠在门框上,咱们就这么一直盯着?

盯不是办法。陈默在吱呀作响的椅子上坐下,翻开图纸,守株待兔太被动。他们不来取信,我们总不能冲进去抓人。

赵天虎没接话,目光落在摊开的地图上。三轮摩托的行驶路线、邮局后巷、修车厂的位置都被红笔圈了出来。他粗糙的手指慢慢移到修车厂这个点上,停留了片刻。

要不……他开口,声音不大但很沉稳,咱们把这儿变成他们的中转站?

陈默抬眼看他。

我是说,赵天虎往前迈了一步,手指点着图纸,他们不敢露面,是怕暴露。可要是有个地方,天天有外地车进出,零件从港城运过来,拆开发货,谁也不会多问。

他顿了顿,手指在图纸上画了个圈,我们在配件箱里藏个信号发射器,假装是海外寄来的货。他们要是想查消息,自然会派人来取。到时候——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

屋里静得能听见远处火车的汽笛声。

陈默没笑,也没点头,只是盯着图纸看了会儿,然后拿起铅笔,在修车厂旁边画了个小方框,标上伪装货仓。

你怎么想到这一层的?他问。

赵天虎挠了挠后脑勺,以前我哥厂里也这么干过。进出口材料报关,夹带点私货没人管。只要账面对得上,流程走得通,谁都不会细看箱子里是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陈默说,查得严。

可人心没变。赵天虎接话,贪快省事的人到处都有。一个司机送十趟货,第九趟都正常,第十趟混点东西进去,他觉得不会出事。等真出了事,他又说是别人塞的,推得一干二净。

陈默看着他,眼神有了细微的变化。

以前的赵天虎说话总带着一股莽劲,张嘴就是谁敢惹我,做事全靠拳头。现在他讲这些,语气平稳,思路清晰,目光始终专注地落在图纸上,像在盘算一笔精细的买卖。

过了片刻,陈默轻轻点头。

不错,有长进。

赵天虎嘴角动了动,没笑出来,但肩膀明显放松了些。

那你刚才说的那个信号器,能做吗?他问。

陈默拉开抽屉,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金属板,这是微型发信模块,功率小,频段跳得快,扫频设备不容易抓到。只要装进铁盒里,外面再裹层防磁棉,过检查就像普通电器零件。

什么时候装?

明天。陈默说,你找辆外地牌照的货车,最好是刚修完的,让它拉一批进口轴承进来。登记表走正规流程,发票我也准备好了。

赵天虎掏出个小本子记下要点,那谁来送?

老李安排人。陈默合上图纸,关键是后续。他们一旦接触这批货,就会留下痕迹。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以为自己很安全。

赵天虎点点头,所以越平常越好。修车、换件、送货、签单,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陈默看着他,你以前觉得这些事无聊吧?觉得修个车,拧个螺丝,有什么意思。

以前不懂。赵天虎低声说,现在明白了。有些事看着小,其实都在连着根儿。

陈默没再说话,低头在纸上写下几个时间节点。赵天虎站在旁边,双手插进工装裤兜里,目光随着笔尖移动,一字一句地默读。

过了会儿,他忽然问:你说他们会信吗?真的有人会为了个零件跑这么远来取?

陈默抬眼,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不敢用电台,不敢见面,不敢打电话。唯一能传递消息的方式,就是通过实物交接。只要我们造出一个可信的通道,他们一定会来。

那要是来了不止一个人呢?

那就全留下。陈默说,一个也不能放走。

赵天虎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他的手从裤兜里拿出来,轻轻拍了下桌面。

行,这事我来办。

你能想到这一招,说明你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会动手的人了。陈默看着他,以前你靠力气压人,现在你开始动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