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闹钟还没响,陈默枕边的手机就震动起来。他摸过来看了一眼,是警方技侦组的加密号码。
接通后,那头的声音很简短:周某昨晚打了通电话,信号源在南郊丽景酒店,用了新卡,通话四十七秒。
陈默坐起身,戴上眼镜。人还在吗?
监控显示今早有一辆黑色轿车离开,车牌看不清,但方向是往市中心去了。
他挂了电话,没再躺下。床头的水杯里还剩半口隔夜茶,他仰头喝完,拿起桌上的记事本翻到昨天那页。笔迹清晰地写着:监控周某通讯,追踪其每日行程,重点排查机场、酒店、商务中心。
现在人落地了,动作也来了。
他拨通苏雪的电话,用约定的暗语问:代理方那边有回音了吗?
还没有。她的声音很平稳,但我留了话,说有意合作,等他们主动联系。
改计划。陈默说,等他们联系你的时候,你告诉对方,临时换了场地,就说原定的地方在装修,建议改到国际会展中心的咖啡厅。记得强调那里安静,适合谈大生意。
明白。
另外,别提任何技术细节,只说想代理信号放大器,预付款能给到百万。
知道了。
电话挂断,陈默换上一件深灰色夹克,出门前仔细检查了西装内袋——微型报警器在,耳机也在。这是昨天就准备好的,谁也不知道里面藏了什么。
七点二十分,他到了会展中心。大厅刚开门,保洁员正拖着地,拖把在水桶里搅动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他慢悠悠地绕了一圈,确认了三个出口的位置,又去咖啡厅看了看座位布局。靠窗第二桌视野最好,能看到整个入口,也最容易被包抄。
他假装服务员端了杯水坐下,耳机里传来警察的声音:外围已布控,两辆便衣车在东西侧待命,监控全部接入指挥车。
他低声回应,等目标出现再靠近,别打草惊蛇。
九点零五分,苏雪来了。她穿了件米色风衣,手里拎着个文件袋,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商务代表。她在门口驻足片刻,像是在等人,然后走进咖啡厅,在预定位置坐下。
十分钟后,一辆银色奔驰悄无声息地停在路边。车门打开,一个穿深色唐装的男人下车,四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左右扫视了一圈,这才迈步走进大厅。
陈默在耳机里轻声说:目标出现,立领唐装,无明显标志物,独自一人。
警察回应:已锁定,跟上了。
那人径直走向苏雪的桌子,坐下时嘴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苏小姐?久仰。
您是周先生介绍的先生?苏雪问。
算是代号吧。他笑了笑,我姓林,做进出口贸易多年,在港台也有几家公司。
听说您对新技术很感兴趣?
有兴趣,更有实力。林先生从口袋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恒远科技董事长,主营电子元器件引进。如果贵方真有新型信号放大器的技术,我很愿意合作。
苏雪接过名片扫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不过……林先生身子往前倾了倾,这种项目,光靠一个代理人可不行。我得见见真正的技术负责人。不然,怎么知道是不是空壳项目?
我可以安排。苏雪说,但他最近很忙,不一定能立刻见面。
那就今天。林先生盯着她,中午十二点,还是这里。我要亲眼看看产品资料,顺便谈谈分成比例。
苏雪犹豫了一下。我得先问问。
去吧。他端起服务员刚上的咖啡,我不急。
苏雪起身离开,路过陈默身边时,两人眼神短暂交汇。她走出去后,陈默起身走向洗手间,顺手按下西装内袋的按钮——这是通知外围人员目标已确认,计划进入下一阶段的信号。
中午十一点四十分,陈默出现在咖啡厅另一侧,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手提箱,像极了来谈项目的工程师。他在离苏雪不远的位子坐下,打开箱子,露出一台笔记本和几块电路板。
十二点整,林先生准时回来,这次身后多了个穿黑西装的男人,寸头,肩膀宽厚,走路时手一直若有若无地贴在腰侧。
这位是我助理。林先生介绍。
没人相信他是助理。
苏雪开口:这位是我们技术负责人,陈先生。
林先生看向陈默,眼神变了。他没伸手,也没笑。你就是陈默?
陈默合上箱子,听苏小姐说了您的合作意向。不过这类技术比较敏感,我们一般不对外展示核心参数。
理解。林先生忽然笑了,但我也不是普通人。我知道你们在搞通信卫星的外围系统,也知道你们有个叫双层加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