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军工所的橄榄枝(1 / 2)

陈默望着门口的男人,脸上不见丝毫讶异。他放下万用表,顺手扶了扶眼镜:\"李同志请进,坐吧。\"

那人点点头,走进来把公文包轻轻放在实验台另一侧,像是怕惊扰什么。等他拉开椅子坐下,陈默才注意到他右手指节微微发白,一直用力按着包角。

\"贵所的介绍信我看过了。\"陈默开口,\"不过您来得正巧,刚送走一个学生,您就到了。\"

\"时间安排上是紧凑了些。\"李姓代表笑了笑,\"我们也是赶进度。听说你在通信材料方面有新突破,上级让我过来了解情况。\"

陈默没有接话,只是从抽屉里取出一沓打印纸推到对方面前:\"这是我最近整理的几组数据摘要,您要是有兴趣可以先看看。\"

对方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主动递资料。伸手去拿时,却被陈默轻轻按住纸边。

\"不急。\"陈默说,\"咱们先把合同的事说清楚。\"

李姓代表抬眼看他:\"你还没看合同内容,就这么急着定规矩?\"

\"我看完了。\"陈默翻开桌上的文件夹,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所有原始数据须提交军工所统一归档'——这条写得很明白,就是不知道归档后,我本人还能不能调取。\"

对方神色微变:\"这是流程要求。项目一旦立项,就要纳入国家科研管理体系。\"

\"我理解。\"陈默点点头,\"但数据是我亲手采集的,参数组合也是我自己调试的。如果连查看权限都没有,那和交出成果有什么区别?\"

\"陈老师。\"那人语气缓和下来,\"我们不是来收成果的,是来合作的。上面很重视这个方向,只要你愿意加入,资源、设备、人员都会优先配给。\"

陈默轻轻一笑:\"所以你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是能干活的人?\"

\"这话不准确。\"对方皱眉,\"我们缺的是真正懂行的人。\"

\"那正好。\"陈默拿起笔,在空白页上写下一行字,\"我加一条:所有实验数据必须由我本人加密处理,密钥不由任何第三方保管。\"

\"这......\"那人盯着那句话,眉头越皱越紧,\"你这是不信任组织?\"

\"不是信不信的问题。\"陈默放下笔,\"这东西太敏感,万一泄露,责任谁都担不起。我是为项目安全考虑。\"

\"可这样不符合管理规定。\"对方声音沉了几分,\"我们没法上报一个无法监管的数据流程。\"

\"那就先别报。\"陈默靠回椅背,\"我不急着立项,也不急着要经费。等哪天规定改了,或者你们找到更合适的人选,随时欢迎再来谈。\"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李姓代表盯着那份新增条款,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他清楚眼前这个人不是普通的技术人员。档案里写着:陈默,二十三岁,物理系助教,发表过三篇核心期刊论文,去年还拿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他更明白的是,这类人最难管——本事大,脾气倔,偏偏还不看重名利。

\"你这个条件......\"他终于开口,\"得请示上级。\"

\"应该的。\"陈默语气轻松了些,\"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只要能保证研究自主性,后续配合绝不会有问题。\"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像是椅子挪动的声音。

陈默耳朵动了动,没有作声,反而提高了音量:\"材料的事我可以接,但有一条——谁想看数据,得先通过我的'未来验证机制'。\"

\"未来验证机制?\"对方听得一头雾水。

\"简单说,我能提前预判某组参数组合的结果。\"陈默说得云淡风轻,\"比如某种合金在特定频率下的衰减率,别人要做十轮实验才能得出结论,我一眼就能看出最终值。你们要不信,回头可以验证。\"

那人怔住了:\"你是说......你能预判实验结果?\"

\"不算预判。\"陈默笑了笑,\"更像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直觉。就像老厨师闻味就知道火候,我调数据也差不多。\"

对方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玄乎,可又不好直接反驳。毕竟科学史上,确实有人能在没有完整推导过程的情况下给出正确答案。

\"这事我得如实汇报。\"李姓代表合上文件夹,语气变得谨慎,\"你的要求,我会原原本本地转达。\"

\"辛苦您了。\"陈默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等消息期间,我会继续优化材料模型。真要合作,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