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虎的声音还在对讲机里响着,陈默的手指已经按在通讯键上。监控画面里,两个人影不紧不慢地贴着墙根走,路线稳当得很。他正要下令封锁通道,苏雪忽然指了指屏幕右下角——供电系统的状态栏正由绿转黄。
\"电压不稳。\"她声音压得低,\"可能是他们带了干扰设备,也可能是咱们自己的备用线路出问题了。\"
沈如月一个箭步冲到配电箱前,手指在开关间飞快拨动:\"主电源没事,但b路负载太高,再这样下去数据备份要断!\"
陈默松开对讲键:\"先保系统。\"
他转身调出电力拓扑图,一边对苏雪说:\"把昨天校验过的参数导出来存硬盘。沈如月,把非核心模块的电断了,先保住存储和监控。\"
\"可姿态控制组还在跑模拟......\"沈如月咬嘴唇。
\"断。\"陈默头也不回,\"数据丢了能补,系统崩了就全完了。\"
沈如月抿着嘴关掉三号终端。警报灯闪了下红光,又恢复正常。监控画面上,那两人在铁门外十米处停住了脚步,像是在观察什么。
\"公安到了。\"陈默看了眼时间,\"外面的事交给他们。咱们得先把里头的问题解决。\"
几分钟后,对讲传来赵天虎的声音:\"人带走了,是个修理工,另一个是巡夜保安,走错地方了。没事了。\"
没人松口气。
苏雪翻着刚导出的日志:\"刚才断电那会儿,结构组的冗余校验少跑了两轮,现在补不上了。\"
\"我来。\"陈默坐回椅子,闭上眼。
房间里静下来。他知道,这种时候不能靠硬想,只能等。
等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灵光\"。
十分钟过去,他睁开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串符号。不是公式,也不是代码,倒像是某种节奏标记。苏雪认出来了——这是他每次\"看见\"什么东西时的习惯动作。
\"来了?\"她轻声问。
他点点头,额头渗出汗:\"姿态控制系统......知道怎么调了。\"
沈如月凑过来:\"真看见了?具体啥样?\"
\"像段录像。\"他一边写一边说,\"推进器点火顺序是反的,先启动后面的,再调前面的。陀螺仪反馈要晚0.3秒,得手动补上这个延迟。\"
\"这跟课本上教的完全相反啊!\"沈如月瞪大眼,\"谁敢这么设?\"
\"将来的人。\"陈默头也不抬,\"他们用的材料比咱们好,反应更快。咱们虽然材料没跟上,但程序可以先照着这个思路改。\"
苏雪已经打开编辑界面:\"你把时间节点告诉我,我来做逻辑嵌套。\"
三人围在一台终端前,陈默口述,苏雪编码,沈如月负责对照硬件接口做测试。赵天虎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工具包。
\"我让厂里送了几个稳压模块过来。\"他说,\"老设备经不起反复重启,换上这个起码不会因为电压不稳掉链子。\"
陈默抬头看他:\"你什么时候懂这些了?\"
\"学的。\"赵天虎咧嘴笑,\"天天听你们讲,耳朵都起茧子了。再说,看大门也不能光靠一根铁棍,是不是?\"
沈如月接过模块就往机柜里装:\"你还别说,这玩意儿看着挺像样。\"
\"那是。\"赵天虎靠在墙边,\"我还带了两根屏蔽线,防干扰的。你要不要?\"
\"要!\"沈如月眼睛一亮,\"正好换掉那根老化的线!\"
陈默没再说话,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一点点往前走。他知道,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
凌晨四点多,他正对着一组波形图发呆,眼前突然黑了一下。
不是停电,是脑子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似的。
接着,一幅画面清清楚楚出现在脑海里:漆黑的太空中,一颗银白色的小卫星慢慢旋转,尾部推进器依次点亮,每个细微的调整都带着精确到毫秒的数据反馈。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却完整展示了从快要失控到稳稳入轨的全过程。
他几乎是本能地抓起纸笔,手抖得厉害,但还是坚持把每个关键点都记了下来。
苏雪注意到他的不对劲:\"怎么了?\"
\"别说话。\"他嗓子发干,\"让我写完。\"
五分钟后,他放下笔,整个人像虚脱似的靠在椅背上。
\"有了。\"他喘着气,\"完整的操作流程。不只是点火顺序,连自适应算法的核心逻辑都清楚了。\"
沈如月抢过那张纸,越看越激动:\"这......这根本不是现在能想到的思路!它居然是靠星体自身的震动频率来调节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