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路口,一辆公交车缓缓靠站,车门打开,乘客鱼贯而下。他站在路边等信号灯变绿,目光扫过对面墙上贴的招工启事、电影院海报和一张泛黄的“爱国卫生月”宣传画。
绿灯亮了。
他迈步过街,衣角随步伐轻摆,沾着油污的那一侧在晨光里微微发亮。
一辆自行车停在街角修理摊旁,车主正蹲着补胎,工具箱敞开着,里面扳手榔头交错。陈默瞥了一眼,忽然停下脚步。
他蹲下身,从包里抽出刚才记数据的小本子,翻到背面,在空白处快速画了个结构简图——是某种轻量化轴承的装配方式,线条干净,标注清晰。
画完,他撕下那页纸,递给修车师傅:“试试这个,省力。”
师傅一愣,接过纸看了看,又抬头看他:“你懂修车?”
“略懂一点。”陈默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你们这行,也是技术活。”
师傅咧嘴笑了:“哎哟,现在读书人也这么实在?”
陈默没接话,只笑了笑,转身继续朝前走。
阳光斜照街道,他的影子拉得不长,脚步很稳。远处一栋老旧科研楼的轮廓渐渐清晰,楼顶天线在风中轻微摇晃。
他掏出钥匙准备开门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陈老师!”是赵天虎的声音。
他回头,看见对方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是套崭新的工装。
“这个……给你备着。”赵天虎把袋子递过来,“万一哪天来厂里看看,别弄脏衣服。”
陈默看了看袋子,没推辞,接了过来。
“谢了。”他说。
赵天虎挠了挠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最后只憋出一句:“默哥,我真不是以前那个人了。”
陈默点点头:“我知道。”
他提着袋子,转身推开科研楼的铁门。走廊灯光昏黄,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响。
进门第一件事,他把帆布包放在桌上,打开台灯,取出那个小本子,翻到最新一页,盯着上面的合金参数看了一会儿。
然后他拿起铅笔,在旁边写下一行字:“适用于高温环境下承重部件——建议优先试制小型样件。”
笔尖一顿,他忽然抬头看向窗外。
楼下,那辆修车摊旁的自行车已经修好了,车主正骑上车,蹬了几下,链条运转得轻快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