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赐婚的突然,婚期也仓促,不只礼部忙到飞起,便是上将军府与李家也各种忙碌。
这些事都不必李锦荣操心,她也安心待在自己的院子,每日不是读书写字,便是侍弄药草,最多便是去花园里与姐妹们玩一玩;得到传信的兄嫂也从江南返京,李锦荣又多了一个喜好,便是与侄子侄女们一起玩闹。
见她如此无忧无虑,两个兄长都忍不住替她忧愁;那可是嫁到上将军府啊,还是有冷面阎罗之称的上将军本人,也不知小妹怎就如此心大。
李金澜恼了:“用得着你们操心,再不济还有老子在呢,怎就需要锦儿整日端着了?”
两个儿子也不高兴,长子辩驳:“爹就是偏心,难道我们不疼爱小妹么?”
不过是担心小妹日后过的不好,这才想着提醒一二;怎的到了爹这里,就是他们的错;若是小妹日后受了委屈,他们也不会因忌惮上将军的权势地位就不为小妹出头好吧。
忙碌的中间,恰逢乞巧节,京都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上将军府与兴盛伯府;陛下赐婚如今京都皆知,人们的反应不一;权贵之家的长辈们慨叹李家本就出了一位贵妃娘娘,令人不能小觑;如今兴盛伯的嫡次女又将嫁给上将军,日后怕是还有求于李家。
而年轻郎君们则是扼腕叹息,李府九姑娘可是京都第一美人,还是首富嫡次女,更有亲姐姐是备受陛下宠爱的贵妃娘娘···多少男子早就心动,也曾求家里长辈去说亲。
原本李家不答应,他们以为还有机会,如今却被上将军抱得美人归,怎能不羡慕不叹息。
大抵最高兴的便是那些高门贵女,许多姑娘们心悦的郎君却都喜欢李锦荣,怎能令她们不怨恨;如今好了,李锦荣被赐婚给上将军那个冷面阎罗;相差那么大的年纪,贵女们想想都忍不住幸灾乐祸。
从李锦荣十三岁长开之后,京都贵女的风头都被她得了去,这下子好了,看她日后还如何招摇得意!
人们的反应与心思不一,正逢乞巧节,便都关注这两府;按照宁国的习俗,乞巧节这一日,年轻男女都会出去玩到很晚;未婚男子亦会邀约未婚妻,一起逛街游玩;因而,人们都想知道,上将军谢檀渊这一日会不会邀约李府九姑娘。
乞巧节前一日,谢檀渊回到府里已是夜色深深,福伯提着一盏灯笼等在前院;见他回来,迎上去问了几句,而后说起乞巧节之事;自家将军如何性子,福伯再清楚不过,他若是不提醒,只怕将军根本想不到这些。
可惜了福伯的一片心意,谢檀渊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声音若夜风般飘渺:“眼下正头疼秋汛部署,哪有空闲管这些。”
在谢檀渊看来,他已经应下婚事,何必在意这些小节;再则,乞巧节那晚,街上到处都是人,何必去凑这种热闹;且他也不是毛头小子,心思都在朝政上,想必李家人也懂。
福伯忍不住叹气:“可是将军也想想,九姑娘才及笈不久,正是花样年华,怎会不喜欢这般热闹。”
不能因为将军自己不在意这些节日,便也不管九姑娘的心情吧;再说了,婚礼都筹备到一半了,将军还不曾见过九姑娘是何等模样,难道不该借此机会熟悉一下么。
福伯为自家主子操碎了心,怎奈谢檀渊毫不动容。
听着老人家接连叹气,谢檀渊无奈吩咐:“宫里不是才送过来数十匹浮光锦与缂丝,福伯挑选几样珍贵的头面首饰,一同送去李府;就说我忙着差事,不能邀约九姑娘,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