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方氏又是早产,可想当时产房内的慌乱;且两位还都是李夫人,生下的也都是女婴,兵荒马乱中产婆便抱错了孩子。

李锦荣成了李维的幼女,到了苍狼关,李维得知自己终于有了香香软软的闺女,高兴的差点蹦起来,当即取名锦荣;武将没那么多心思,他就是直白希望这个爱女将来锦绣荣华。

而后不过两年李维便成了苍狼关主将,日子越过越好;大梁民风强悍而开放,对女子很宽容,朝中就有女官;虽然凤毛麟角,却也影响民间女子地位。

李维又身处西北边境,这里的民风更加彪悍;因而他从不限制女儿,李锦荣从小便跟着两个兄长习武;大抵血液里终究有文官父亲的基因,她还很喜欢读书。

对女儿的要求,李维向来是纵容,隔几年去京都述职回来时,便有给女儿带的几车书卷。

原本的剧情中,也有这一次的围困苍狼关,但援兵到的及时;李维率领将士击退胡人,又驰援周边几个城池,大梁边境无忧。

且李维不只做到了这些,他还率军追赶胡人,直至西域腹地;不只打的胡人节节败退,甚至冒险攻下胡人王庭,俘虏王族几十人;至此,大梁西北边境得到几十年的安稳。

这一战李维居功至伟,帝王破格封为镇边大将军,赐侯爵;又回京担任兵部尚书,道是帝王体谅他回京修养。

也是回京之后,在一次宫宴上,众人才惊觉李锦荣与尚书令夫人长的一模一样,那双桃花眸更是与尚书令李砚安如出一辙;而李砚安之幼女李意绵的容貌自然与李维更为神似,眉眼间更像方氏。

细究之下,才得知当年在驿站抱错了孩子。

这抱错之事,其实两家都无辜,还真无法追究;但大梁最注重血脉,尤其权贵之家,怎会允许血脉混淆;最后,李砚安与李维做主,两个女孩儿换了回来。

按理,李砚安是尚书令,百官之首;可李维也算是武将之首,官阶仅差李砚安一级,还有侯爵,两个女孩子换回来也没甚差距。

然而大梁京都有重文抑武之风气,且李砚安之女早与太子定下婚约;两个女孩儿各归各位,太子妃之位自然换成了李砚安亲女李锦荣。

李锦荣兼文兼武,又有在边境的经历,更懂得体察民情;虽则太子一开始不乐意,但逐渐被她的学识与能力打动;二人夫妻和睦,同心协力。

太子登基之后,顺理成章册封李锦荣为皇后;后来帝王龙体欠安,亦是皇后辅佐朝政,开创了大梁的新盛世,李锦荣也成为青史在册的一代贤后。

这是原身原本的命轨,可谓是一代贤后成长史。

但···李意绵带着记忆重生了。

上一世的李意绵回了大将军府,对武将之家诸多嫌弃;又是不满女儿也要习武,亦不喜武将之家各种习惯粗鲁不堪;即便李维给她定下中书令嫡长子的婚约,她的心思却还在太子身上。

大婚后自然诸多抱怨,难与夫婿亲近;还怨恨阿耶阿娘与两位兄长都帮衬李锦荣这个太子妃,对注重血脉的李砚安更是仇视;如此执念之下,她竟是念着所谓傲骨,几乎与两府都断了往来。

不依靠家族,还不与夫君亲近,李意绵最后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