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大抵是逝去时执念难消,等到李意绵再次有意识,发现她重生在十二岁时。

意识到自己重生了,李意绵以为这是上天对她的补偿;上一世她撑着所谓的傲骨,几乎断绝了与尚书令府的来往,才会被夫君背叛,被婆家搓磨。

这一世的李意绵决定讨回她上一世失去的所有。

尚书令府的家人自然要亲近,即便后来抱错之事再被察觉,便是念着她与家人的亲近,还有她对母亲的孝顺,即使将来各自归位,想来尚书令府还是她的靠山。

不只如此,李意绵想到上一世李锦荣得到的尊荣,意识到权势地位的重要性;因而重生之后,她除了费心亲近家人,成了尚书令府的团宠;更是利用几个兄长的关系,与太子及几位皇子都关系亲近。

既是府里最宠爱的女儿,李意绵提出去国子监读书;在国子监又邂逅了不少京都权贵之子女,与他们亦成为知己。

随着她自己的人脉圈建立,李意绵的想法也随之改变;既然她已将太子妃之位视作囊中之物,为了万无一失,远在西北的李锦荣就不应该再有回京的机会!

李意绵可以肯定,身为尚书令的父亲这一世虽然更疼爱她,然而他也有骨子里的坚持;若是李锦荣回京,只是她那张脸便瞒不住;怕是到时母亲与兄长们再坚持,父亲还是会坚持换回来。

那么,太子妃之位到底是谁的,变数实在太多。

种种思虑过后,李意绵认为还是死人最令人放心,亦不会有任何变数。

因有上一世的记忆,李意绵记得这一年胡人围攻苍狼关;若没有附近城池的援兵,李维还能守得住苍狼关么,更不可能立下撼世之功···

于是,李意绵无意中与三皇子说起西北之事,忧心忡忡道今夏西北大旱,恐怕胡人会有叩关举动;恰三皇子外祖父定国公掌管西北兵权,为了不影响三皇子的地位,最好是守好镇守之地,以免因驰援其他城池而失守最重要的防线···

三皇子当然有争储夺嫡之心,除太子之外,几位皇子中他的母族势力最强;其实太子的母族承恩公府只是文官,若论兵权,太子还不及三皇子背后的势力。

如此,三皇子自然不愿母族有任何闪失,对于李意绵的提醒当然重视;于是给外祖父传信,若是胡人叩关,损失一两个关隘没关系,重要的是保留定国公府的实力。

敢如此做,也是三皇子笃定即便丢失一两个关隘,父皇也不会发落;从大梁立国开始,几乎每年都有胡人与北边的游牧部落叩关;遇到规模大的战事,一两个城池陷落也是常事,之后再收复失地便是。

若没有系统与李锦荣来执行任务,这一世的剧情便真的如李意绵所料;李维再坚持不过半月,便会因饥饿与力竭战死,他的长子李勇与次子李毅试图率仅剩的几百骑兵突围,也被围困而死。

苍狼关彻底沦陷,胡人入城后烧杀劫掠;方氏与李锦荣殉节而死,百姓几乎无有逃生者···原本生机盎然的一座城,沦为人间炼狱···

91号系统与李锦荣穿越过来,便是导正轨迹,挽救一城百姓。

刚穿过来时,发现战事已起,李锦荣与系统差点傻眼;幸而李锦荣曾随着萧策学过不少用兵之道,还能来得及拨乱反正。

只是非常时刻,必然是冒险之极的法子,才能有扭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