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采菊踏青(2 / 2)

元元玩心大起,精心挑选了一朵最大、最饱满的金黄色野菊,转身跑到梁铮面前,趁他不备,踮起脚尖,飞快地将那朵花插在了他束得一丝不苟的发冠旁。

“梁铮,你戴花真好看!”她歪着头,笑得狡黠而灿烂,眼中闪着恶作剧得逞的光芒。

梁铮猝不及防,只觉得鬓边一凉,多了个异物。他下意识地就想伸手去拿下来,那与他平日冷峻严肃形象截然不同的装饰,让他耳根微微发热,露出一丝罕见的窘迫。然而,当他看到元元那毫无阴霾、充满期待和笑意的眼眸时,抬起的手顿了顿。

他无奈地看了她一眼,终究没有立刻将花取下,反而伸出手,从身旁摘下一朵浅紫色的、小巧精致的野菊,动作略显笨拙却异常轻柔地,别在了元元的发髻间。

“还是你戴好看。”他低声说道,目光落在她因奔跑而泛着红晕的脸颊和那朵紫色小花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错辩的温柔。

元元愣了一下,抬手轻轻触碰着发间的花朵,看着他头上那朵与自己相映成趣的黄色野菊,再看看他明明不好意思却强自镇定的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里像是被蜜糖填满,甜得发胀。

“那……咱们就一起戴!”她笑着,主动拉起了他的手,带着他在花田里奔跑、转圈,惊起几只栖息在此的蝴蝶。金色的阳光洒满山坡,也洒在两人身上,他们笑着,闹着,一个活泼灵动,一个沉稳包容,身影在无垠的花海中交织,构成了一幅无比温馨而动人的画卷。

采了满满一盆的野菊,元元的鼻尖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心情却前所未有的畅快。梁铮细心地用准备好的油纸将她精心挑选的花朵包好,系在马鞍旁。

“累了么?”他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问道。

元元摇摇头,眼睛亮晶晶的:“不累!开心还来不及呢!”她顿了顿,看着他将花束妥善安置好的侧影,心中满是暖意,轻声道,“梁铮,今天真开心,谢谢你。”

梁铮转过身,对上她清澈而带着依赖的目光,心中微软,摇了摇头:“只要你开心便好。”他翻身上马,向她伸出手,“走吧,带你去醉仙楼。日后……我会常带你出来走走。”

元元将手放入他温暖干燥的掌心,借力坐上马背,坐在他身前,安心地靠在他怀里。“好呀,”她应着,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咱们以后还要一起查很多很多的案子,一起看遍这大明朝的江山美景。”

梁铮收紧手臂,将她更稳地护在怀中,驱马缓缓前行。秋风吹拂着两人的衣袂,也送来了野菊的清香。他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好,一辈子都一起。”

简单的五个字,却重于千斤,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所能给出的最郑重的承诺。

夕阳西下时,四人汇合,启程返京。马车里,元元抱着那束金黄的野菊,靠在梁铮肩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只觉得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返京后,“昌平神鬼劫”一案被详细载入《永乐刑案录》,不仅因其案情曲折、手段诡异,更因其深刻揭示了“明刑弼教”与“育儿道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后世官员断案与教化百姓时常引用的典型案例。此案警示世人,法理无情,善恶有报,父母之爱,当以正道传家。

而梁铮与元元,经历此案,感情愈发深厚坚贞。他依旧是那个严肃寡言的大理寺卿,却会在案牍劳形之余,记得她爱吃的零嘴,留意她提及的趣事;她依旧是那个活泼跳脱的现代灵魂,却更懂得他冷硬外表下的责任与温柔,成为他疲惫时最温暖的港湾与查案时最默契的搭档。

秦泰与赵彦茹夫妇,则继续扮演着他们“破案推手”的角色,一个深挖关系网,一个妙笔绘乾坤,与梁铮元元形成了无可替代的黄金组合。京畿之地的魑魅魍魉,依旧在暗处蠢蠢欲动,但只要有这四人在,光明与法理,便永不缺席。

新的挑战或许已在暗处酝酿,但此刻,驿路之上,马车之内,唯有相依的温暖与野菊的清香,缓缓流淌。

他们的故事,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