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禁忌千户(1 / 2)

回到梁府,元元立刻将今日所见所闻,特别是戏票、窗沿刮痕、朱夫人哭骂“军爷”以及小莲暗示性的举动,详细告诉了刚从朱府回来的梁铮。

梁铮在朱府的问话果然如元元所料,收获甚微。朱兰舟咬定妹妹是因“择婿不顺”而“抑郁自尽”,对任何关于异性、关于具体行踪的问题都避而不谈,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反复强调朱家清誉。朱万山则始终称病不出。整个朱府如同一块铁板,用“统一口径”将真相紧紧包裹。

元元带来的信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军爷”这个指向,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

“京营军官……”梁铮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解释了现场那带有军用防滑钉的靴印,也解释了可能的手铐来源。但一位京营军官,为何会与江南丝绸商的女儿产生瓜葛,甚至可能导致其死亡?

是情杀?

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利益纠葛?

“那位侍女小莲,似乎知道内情,但非常恐惧。”元元提醒道,“还有朱兰萍的闺蜜,那位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私塾先生林晚秋,或许是个突破口。兰萍若有心事,很可能会向她倾诉。”

梁铮颔首表示同意。直接与朱家硬碰硬效果不佳,从外围入手是更好的选择。他本欲亲自去拜访林晚秋,但考虑到自己大理寺卿的身份可能让对方紧张,反而问不出什么。而元娘心思细腻,又同为女子,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

“元元,恐怕要辛苦你一趟,去拜访一下这位林先生。”梁铮道,“带上顺利,或许更能让她放松警惕。”

元元会意地点头:“我明白。正好天气不错,我带顺利去走走,就当是串门子。”

下午,阳光煦暖,元元提着一个小食盒,里面装了些自家做的精致点心,牵着蹦蹦跳跳的小顺利,来到了位于什刹海附近一条清净小巷里的私塾。

私塾不大,只有两间瓦房,一个小院,院中种着几株翠竹,显得清雅幽静。

林晚秋看上去约莫二十出头,穿着半旧但洁净的月白襦裙,气质温婉,眉宇间却笼着一层淡淡的忧愁和惊惧。她见到元元母女,有些意外,尤其是得知元元是大理寺梁大人的家眷后,神色更是紧张了几分,手腕不自觉地缩进袖子里。

元元笑容温婉,将食盒递上:“林先生莫怪唐突。我常听人说起先生学识好,性情温和。今日带小女路过,特来拜访。这点心是自家做的,不成敬意。”她绝口不提朱兰萍的案件,只说是寻常邻里走动。

顺利也仰着小脸,甜甜地叫了声“先生好”,然后好奇地看着书案上的笔墨纸砚。

林晚秋见元元态度真诚,不似作伪,小顺利又玉雪可爱,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将母女二人让进屋内奉茶。

元元与她闲聊了几句诗词女红,气氛逐渐融洽。顺利则在院子里自顾自地玩耍,一会儿看看竹子,一会儿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元元见时机差不多,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充满惋惜地说道:“说起来,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今早听说朱家的兰萍姑娘出了事,真是令人痛心。我记得……她好像与林先生你甚是交好?”

一提到朱兰萍,林晚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茶水险些洒出来。她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是……是相识。兰萍她……红颜薄命……”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

元元注意到她缩在袖中的手腕,似乎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淤青。她心中一动,柔声道:“林先生,我虽与兰萍姑娘只有一面之缘,但觉得她是个爽朗善良的好姑娘。她若真是含冤而去,想必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我夫君身为大理寺卿,职责所在,定会全力查明真相。你若知道些什么,或许……可以告诉我?也算是告慰亡友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