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黄氏山庄(2 / 2)

这话看似恭维,却暗含试探。梁铮心中警铃微作,面色不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黄世兄过誉了。不过是替陛下办差,尽忠职守罢了。倒是世兄这山庄,气象万千,可见经营有方。”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开。

黄万山哈哈一笑,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混口饭吃罢了,比不得贤弟为国操劳。” 他热情地招呼用菜,席间话题多是围绕京城风物、官场趣闻,绝口不提平安阁与家产之事。

酒过三巡,梁铮状似无意地问道:“怎不见嫂夫人?莫非身体不适?”

黄万山夹菜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忧色:“唉,内人身子骨一向弱,近年更是染了咳疾,受不得风,一直在后院静养,连房门都少出,失礼之处,还望贤弟、弟妹海涵。”

元元在一旁温声道:“黄世兄言重了。既如此,更该好生将养才是。” 她心中却存了疑,什么样的咳疾,需要连房门都少出?这黄家,从主人到庄园,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宴席在一种表面热络、实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回到锦瑟院,已是夜幕低垂。山庄内更是寂静,唯有寒风掠过枯枝的呜咽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规律得令人心安的更梆声——不,那更像是巡逻队整齐的脚步声。

屋内烛火通明,丫鬟送来热水后便退下了。元元仔细打量着这间客房,尤其是那些看似古朴的家具。她走到梳妆台前,这是一个半旧的紫檀木妆奁,雕刻着寻常的花鸟图案。她无意间拉开一个小抽屉,里面空无一物,但指尖触到抽屉内侧时,却感觉到一个极轻微的凸起。

她心中一动,用指甲小心地抠了抠,竟取出一枚小小的、用油纸包裹的东西。打开油纸,里面是一枚式样简单、却保养得极好的银质耳坠。而耳坠的背面,赫然刻着一个清晰的青瓷瓶纹!

与此同时,梁铮在书架上翻看那些充门面的书籍时,也在一本看似无人动过的《地方志》封皮夹层里,摸到了一张折叠得很小的、质地发脆的旧纸。展开一看,竟是一张二十年前的地契副本,涉及的是一片位于承德与邻县交界的、曾经归属有争议的山林,而地契上卖方签名处,模糊地写着“王仁”二字!

王仁!正是十年前死于非命的那个木材商!

夫妻二人将各自的发现放在一起,心中俱是震惊。这黄氏山庄,果然与十年前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枚耳坠,这张地契,像是被人刻意隐藏,又像是冥冥中留下的线索。

“这庄子,像个巨大的迷宫,也像个张开了口的陷阱。”元元低声说,下意识地向梁铮靠近了些。

梁铮将她揽入怀中,感受着她微微的紧张,轻抚她的后背,目光却锐利地扫过紧闭的房门和窗户,声音低沉而坚定:“既入此局,便需破局。有我在,不必怕。”

夜深人静,元元因心中有事,睡得并不踏实。半夜醒来,隐约听到院墙外似乎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又持续不断的、类似金属工具敲击石块的“叩、叩”声,规律而诡异,仿佛某种暗号,又像是……某种挖掘或开启机关的声音?那声音远远传来,飘忽不定,很快又消失在风声中。

她推了推身边的梁铮,梁铮立刻清醒,凝神细听,却只听到呼啸的风声。

“许是风声,或是夜鸟啼鸣。”梁铮安慰她,但眼神却愈发凝重。这黄氏山庄的夜晚,似乎比白天更加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