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戏假情真(2 / 2)

梁铮吩咐驿丞送了热水和简单的饭食进来。他亲自试了水温,又替元元盛了一碗熬得糯软的米粥,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温和:“累了吧?喝点热粥暖暖胃。”

元元接过碗,心里暖暖的,看着梁铮脱下那身与他气质格格不入的华服,换上家常的深色布衣,熟练地为她张罗,不禁感慨:“夫君,还是你这样看着我顺眼。秦泰那般人物,看着风光,可整日戴着面具生活,想来也是累得很。”

梁铮在她身旁坐下,将温热的姜汤递给她:“高处不胜寒。他身居要职,仇家众多,真心朋友寥寥,义父遗物又牵扯甚大,谨慎些也是无奈。” 他顿了顿,看着元元小口喝着姜汤的样子,轻声道,“等此事了结,京中诸事平稳些,我向陛下告假,带你和顺利去江南走走,可好?”

元明眼睛一亮,随即又黯了下去,轻轻靠在他肩上:“江南好呀…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她的话没说完,但梁铮明白,她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回不去的家,想起了可能再也见不到的父亲。穿越至今,她已渐渐融入这个时代,有了挚爱的丈夫和女儿,但那份对原生家庭的思念,始终是心底最深的一根刺。

梁铮没有说话,只是将她揽入怀中,手臂收紧,用坚实的怀抱给予她无声的安慰。

元元在他怀里安静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小包裹里取出文氏给的那个小巧瓷盒,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声如蚊蚋:“娘给的…说是在外天寒…睡前用些,能暖身…” 她打开盒子,里面是淡黄色的细腻膏体,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混合着花香的温暖气息。

梁铮看着她羞涩的模样,心中一动,接过瓷盒,用指尖蘸取少许,拉过她的手,轻轻涂抹在她微凉的手腕内侧,动作轻柔而专注。膏体温热,他的指尖更暖,元元只觉得一股暖意顺着血脉蔓延开来,脸颊更是烫得厉害。

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依偎的身影,窗外是北国冬夜的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温情脉脉。所有的紧张与谋划,似乎都在这片刻的静谧中暂时消散了。

次日午后,马车已近承德地界。路旁开始出现一些售卖当地特产的小摊贩。元元好奇地掀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忽然,她的目光被一个摊位吸引。那摊子上摆满了各种青瓷制品,碗、盘、瓶、罐,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而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批新烧制的青瓷小摆件,约莫手掌大小,造型正是各种形态的花瓶。而每一个瓶身上,都清晰地刻着那个他们已经无比熟悉的青瓷瓶纹!

“夫君,你看!”元元低声惊呼。

梁铮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瞳孔微缩。他示意马车稍停,亲自下车,走到摊位前,随手拿起一个瓶子把玩,状似无意地问道:“老板,这瓶子上的花纹倒是别致,是何寓意?”

那摊主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见梁铮气度不凡,忙赔笑道:“回爷的话,这是咱们承德黄氏山庄特有的标记!黄老爷家的瓷器作坊烧出来的,都是这个纹样!在咱们这儿,这瓶子可是抢手货,寓意‘平安富贵’哩!”

黄氏山庄特有的标记?平安富贵?梁铮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买下了一个纹路最清晰的瓶子回到车上。

马车继续前行,梁铮摩挲着手中微凉的瓷瓶,看着上面与平安阁火漆、与义父衣内玉片同源的纹饰,眼神愈发深邃。黄家,平安阁,这承德之地,果然处处透着诡异。这看似普通的北上之旅,每一步,都可能靠近真相,也可能踏入更深的陷阱。

他看向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的元元,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夫妻二人心意相通,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