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暗流涌动?旧敌归来(2 / 2)

顾昭的剑鞘重重砸在老鬼手腕上,短刀 “当啷” 落地,却在苏晚衣襟上划开道寸许长的口子。那一瞬间,苏晚只感觉一阵冷风扑面而来,心脏仿佛都停止了跳动。

“没事。” 苏晚按住狂跳的心脏,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顾昭的手指在她伤口上悬了悬,终究没敢碰,眼中满是心疼与自责。他迅速扯下自己的外袍裹住她,动作轻柔而急切。“先回医馆。” 他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医馆的药炉还冒着热气,药香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熟悉而安心的感觉。虎子见他们回来,手里的药杵 “啪” 地掉在地上,眼中满是震惊与担忧。“先生!您......”

“小伤。” 苏晚扯了扯被划破的衣襟,试图让虎子安心。“去拿酒和纱布。” 她转头看向被影十一押着的老鬼,对方正盯着药柜上的《千金方》发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异样。“顾昭,他包袱里的书......”

“我让人送进宫了。” 顾昭的声音里带着股她从未听过的冷硬,仿佛一座冰山,让人感觉寒意扑面而来。“但陛下说......”

“陛下说什么?”

顾昭没有回答。他盯着老鬼腕间的莲花疤,突然抽出匕首挑开对方的衣领,锁骨处同样有朵淡青色的莲花,和李敬之书房的印章完全吻合。

“李敬之的人。” 苏晚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恍然大悟。三年前晋州干旱,李敬之是晋州巡抚;三年后京城霍乱,李敬之是户部尚书。所有灾荒背后,似乎都有他的影子,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不止。” 顾昭的手指摩挲着老鬼锁骨上的印记,眼神变得更加凝重。“这是东宫的私印。当年先太子未废时,所有近侍都要烙这个。”

老鬼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哭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太子殿下要是还在,哪轮得到现在这些人作威作福?苏小娘子,你以为查清楚晋州的旱灾就能赢?告诉你,这天下的局......”

“闭嘴!” 影十一猛地推了老鬼一把,打断了他的话。

顾昭却像是没听见,他转身从案几上拿起那封血书,字迹已经被晨露晕开,却仍能看出笔锋里的狠劲,和柳先生昨日在密室里的笑,如出一辙。那笔锋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顾昭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晚晚。” 顾昭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烫得惊人,仿佛在燃烧着某种愤怒与决心。“我去查点东西。”

他走得很急,玄色官服的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把老鬼包袱里的《九宫秘锁图》吹得翻页。那书页翻动的声音,仿佛是命运的齿轮在转动,预示着更多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苏晚弯腰去捡,一张泛黄的信纸从书里滑出来,上面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 —— 是已故的晋州藩王世子,半年前在北疆坠马而亡的李弘。

“苏小娘子,” 信上的字力透纸背,仿佛写信的人在竭尽全力传达着某种重要的信息。“你以为孙先生是为贪腐而死?他知道你迟早会找到这里,所以让我把北疆血莲子的账册留给你。另外,顾昭的身世......”

后面的字被茶水洇湿了,只隐约能看见 “太监”“密室”“棋子” 几个词。苏晚的手开始发抖,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她想起顾昭每次提起皇帝时眼底的光,想起他腰间那方御赐的玉佩,想起昨夜他说 “陛下说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是福” 时的表情,所有的画面在她脑海中交织,让她隐隐感觉到,顾昭的身世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先生!” 虎子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刑部的陈大人求见!”

陈大人穿得很素,青衫上连个补子都没有,仿佛刻意想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他站在廊下,目光扫过被押着的老鬼,又迅速收回,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苏小娘子,草民有句话要讲。”

“陈大人请说。”

“柳先生。” 陈大人的喉结动了动,仿佛在努力压抑着某种情绪。“他曾是东宫旧臣。”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那马蹄声如同战鼓,敲打着众人的神经。陈大人脸色骤变,朝着苏晚拱了拱手,转身就走,青衫下摆扫过老鬼脚边,带起片碎纸 —— 正是李弘那封信的残页。

苏晚捡起碎纸,上面的字让她如坠冰窖:“三代之前,先皇与藩王的约定......”

夜风突然卷起,吹得医馆的竹帘 “哗啦” 作响,仿佛在为这个惊人的秘密而发出悲鸣。苏晚望着顾昭离去的方向,又低头看向老鬼锁骨上的莲花印,再看向李弘的信,最后落在那本《九宫秘锁图》上 —— 书的最后一页,画着面空墙,旁边用小字标着 “夹层”。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衣襟上的伤口,那里还残留着顾昭外袍的温度。可此刻,她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晚晚,这世上的病,有的能医,有的......”

院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 地敲在她心上,仿佛在提醒着她,这个世界的复杂与残酷。苏晚握紧那页空墙的图纸,耳边回响起柳先生的笑声:“有些真相,就算摆在眼前......”

她突然站起身,朝着密室的方向走去。烛火在她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将那面空墙的轮廓,拉得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