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宫门血痕,疑云未散(2 / 2)

苏晚将账册原样包好,袖中那张春桃塞给她的纸条突然硌得慌。她不禁想起那宫女来送纸条时,眼泪糊了半张脸,声音带着哭腔说道:“是崔姑姑临终前塞给我的,她说... 她说太后当年闻过的那味香,和晋州送来的药材一个味儿。”

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在极度慌乱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被泪水洇开,勉强能辨认出:“七月七日,灰袍商人入宫,携木盒,太后闻后昏睡一日。” 苏晚摸出颈间的玉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自己的,上面刻着 “晋州药行” 四个字,与纸条上描述的 “木盒” 纹路一模一样。

“阿晚。” 顾昭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夜露的凉意,仿佛一阵清风,吹散了些许殿内的沉闷。

他倚在门框上,玄色暗纹官服未系妥当,露出锁骨处那道月牙疤,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影十一查了三年前的商贾记录,有个灰袍商人每月初七进宫,最后一次是谢参军坠马前两日。”

苏晚抬头,看到他眼底布满了血丝,那是连日操劳的痕迹。这个男人平日里惯会隐藏心事,此刻却将所有线索如同掌纹一般摊开在她面前。“我让人盯着陆院判了。今日他换了诊案里的朱砂,换成了晋州产的次品。”

“他在怕。” 苏晚将纸条和玉佩一起放进檀木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怕我查到晋州药商和御药房的关联。” 她忽然笑了,眼尾扬起锐利的弧度,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既然他怕,我便再推他一把。”

第二日卯时,天色尚未大亮,太医院的小太监们凑在廊下窃窃私语,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听说活死人医馆在写什么《毒经》?要把宫里那些见不得光的药方全抖出来!”

陆院判正在煎药,听到这话,手中的药杵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突兀。他望着案头那本被翻得卷边的《太平圣惠方》,喉结上下动了动,神情有些慌乱。书里夹着半张御药房的旧账,正是苏晚昨日 “不小心” 落下的。

子时三刻,夜色如墨,医馆后窗的竹帘被轻轻挑开一道缝,发出轻微的 “簌簌” 声。

一个黑衣人戴着青铜鬼面,脚尖刚点上窗台,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笑,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陆院判的徒弟,总该知道医馆后窗有铃铛?”

苏晚倚在廊柱上,手里的烛台散发着昏黄的光,映得那鬼面泛着冷冷的幽光。

黑衣人身体瞬间僵住,苏晚瞥见他腰间挂着太医院的鱼符,心中已然明了,这正是陆院判最器重的大弟子。

“跑什么?” 她将烛台往前一送,火苗舔到鬼面的眼洞,那闪烁的火光仿佛要穿透黑暗,看清一切真相。“你家师父派你来偷的东西,我早放在前厅案头了。”

黑衣人转身就跑,青灰色道袍扫过药架,撞翻了半罐陈皮,发出一阵 “噼里啪啦” 的声响。陈皮的香气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为这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苏晚望着他消失在晨雾里的背影,摸了摸袖中那封刚写好的信,脸上露出一丝笃定的神情。收信人是御史台的李大人,内容只有四个字:“御药旧账”。

晨雾里传来打更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的吆喝撞在院墙上,在这寂静的清晨回荡。苏晚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天色渐渐破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她忽然想起周老翁昨日说的话:“谢参军坠马前,曾往晋州寄过一封信。”

那信里,藏着的究竟是赈灾粮的下落,还是御药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