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病坊初设(2 / 2)

苏晚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抄起竹扫帚,用力扫向梁上那厚厚的蛛网。“小梅,把石灰水兑浓点,墙根儿都刷到。魏五,把后窗砸了——要通风!”她大声喊道,声音在空荡荡的庙里回荡。

随着扫帚的挥动,石灰粉扬了起来,在空中弥漫开来,呛得小梅直咳嗽。苏晚却丝毫不在意,蹲在地上,用竹片仔细地刮着青石板缝里的陈年污垢。“这些脏东西里全是病菌,不刮干净,病人住进来还得染。”她转头对学徒说道,“把艾草和紫苏叶挂房梁上,烧起来熏,能去秽气。”

等到太阳渐渐偏西,余晖洒在大地上,土地庙终于有了些模样。墙壁被刷得雪白,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窗户洞开,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梁上挂着成串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供桌被改作案几,上面铺着干净的蓝布,显得整洁而有序。

魏五搬来一摞草席,“啪”的一声用力甩在地上,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守门口,谁要硬闯,先过我这关。”

第一个病人是赵三。他裹着一件破旧的棉袄,被媳妇半拖半拽地进了庙门。赵三咳嗽得几乎直不起腰,每一声咳嗽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媳妇红着眼圈,满是担忧地说道:“苏姑娘,他咳了七日了,夜里烧得说胡话...我们信你。”

苏晚轻轻摸了摸赵三的额头,感觉比早上那个男子烫得轻些。她掀开他的衣襟,胸口同样有青斑,但颜色相对浅一些。“能走吗?”她温柔地扶着赵三的胳膊,“跟我去土地庙,那儿通风好,药也方便。”

赵三媳妇紧紧攥着衣角,眼中满是担忧与恐惧:“那...会传染你们吗?”

“我学医的,知道怎么防。”苏晚从袖中摸出一块蓝布,递给她,“把这布蘸了醋,捂在嘴上。”她转头对魏五说道,“去医馆拿醋,每家每户送一碗,就说能防咳嗽。”

赵三被安置在草席上,他盯着梁上挂着的艾草,眼睛眨个不停。苏晚端来药碗,里面飘着麻黄、杏仁混合的苦香。“这药发汗,喝了睡一觉。”她用银筷子小心翼翼地撬开赵三的嘴,轻声安慰道,“别怕苦,比病着强。”

“你们...不怕我?”赵三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透着虚弱与疑惑。

苏晚轻轻替他掖了掖被角,目光温柔而坚定:“怕,但更怕你死。”

暮色如潮水般漫进土地庙,将整个庙宇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这时,李主簿的官靴声“咔嗒咔嗒”地响了起来。他身着一件青绸直裰,手里悠闲地摇着折扇,缓缓走进庙门。他扫了眼躺在草席上的赵三和满地的草药,眉头立刻皱成了一个结,满脸的不满与质疑。

“苏娘子好大的胆子,擅自设病坊?”李主簿语气中带着责备与傲慢。

“李大人,”苏晚不慌不忙地擦了擦手,直视着他的眼睛,“您要是觉得我越权,现在就封了这庙。”她指了指赵三,神情严肃,“但他活不过今夜,明儿街上得添具尸体。”

李主簿听了,脸色微微一变,手中的扇骨下意识地敲了敲掌心,似乎在权衡利弊。“医署自有安排,哪轮得到你个民间医女...”

“那西市今早倒下的男子呢?”苏晚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眼中透着愤怒与质问,“医署派了人吗?还是等尸体发臭了才记起要处理?”

李主簿的脸瞬间青了又白,被苏晚怼得哑口无言。他盯着苏晚眼中那坚定的光芒,沉默片刻后,突然收起扇子,冷哼一声:“你...且先看着,出了事我可担待不起。”说罢,他转身就走,官靴重重地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庙里回荡。

月亮缓缓爬上屋檐,洒下清冷的光辉。苏晚坐在医馆的案前,翻看着那本磨破了边的笔记。烛火在她眼下投出深深的阴影,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高热、咳血、肺部啰音、接触传播...她神情凝重,在“瘟疫”两个字上划了一道重重的线,笔尖因为用力过猛,甚至戳破了纸张。

“魏五说,西市又有两家来问,说家里人开始咳嗽。”小梅端来药茶,声音轻得如同叹息,打破了寂静。

苏晚捏了捏发酸的眉心,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窗外的夜色里,土地庙的方向隐隐飘来艾草的苦香。她望着笔记上“瘟疫”两个字,突然想起灰衣人说的“柳先生”,那支勾挑的笔锋,此刻就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心口。

“去把影十一叫来。”她缓缓合上笔记,指节紧紧抵着桌沿,“得查查,这病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夜风轻轻掀起窗纸,漏进的月光里,仿佛还飘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