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暗线浮现(2 / 2)

顾昭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扣住她的手腕,力度恰到好处,像是在应和她的决心,又像是在无声地安抚她。“你想怎么做?” 他轻声问道,目光中满是信任。

“把所有诊疗记录抄三份。” 苏晚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定盘星一般坚定。“一份给李主簿呈医署,一份贴在城门楼子上,一份……” 她转头看向顾昭,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请影卫帮我送到各州府的医馆,让天下人都看看,新法能治什么病,救多少人。”

李主簿听闻,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担忧。“这、这会不会太招摇?” 他犹豫地问道。

“招摇才好。” 苏晚嘴角扯出一个带着锋芒的笑。“他们要我做刀,我偏要做照妖镜。等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新法能救命,那些说我是异端的,得先问问百姓答不答应。”

夜色渐深,赵德昌的书房里,烛火在呼啸的风声中被刮得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赵德昌坐在书桌前,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紧紧捏着那封染了朱砂印的信,手背上的青筋如同蚯蚓般跳动得厉害。“周府不再过问此事,好自为之。” 他盯着信上的字,咬牙切齿地念道。

愤怒之下,他猛地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啪” 的一声脆响,滚烫的茶水溅在他绣着松鹤的缎面鞋上,他却浑然不觉。他踉跄着扶住书案,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黄帝内经》《千金方》,那些他曾经倒背如流、奉为圭臬的医理,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得他心痛不已。

三个月前,周明达带着两箱金叶子登门时,信誓旦旦地说 “帮我们压下那野医的歪门邪道,保你做太医院首座”。可如今呢?苏晚的新法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蔓延,烧得满京城的百姓都纷纷涌向她的医馆。那些他久治不愈的骨折、难产等病症,在苏晚手里却如同捏泥人般轻松解决。甚至连李主簿都开始对苏晚赞不绝口,说 “苏大夫的法子,能省三成药材”。

“首座?” 赵德昌苦笑着扯松领口,只觉得喉间一阵发腥。“怕是要成弃子了……”

后半夜的风愈发猛烈,卷着残叶如同一群张牙舞爪的鬼魅,疯狂地撞在窗纸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苏晚独自坐在案前,专注地整理着病历。烛芯突然 “噼” 地爆了个花,迸射出几点火星,映得她眼下的青影愈发浓重,更添几分疲惫。

她轻轻摸出白天收到的那封恐吓信,拿到火上慢慢烘烤。火苗舔舐着信纸,焦黑的字迹逐渐蜷曲、变形,最终化为灰烬,缓缓落进铜炉里。“若要阻止我,” 她对着满室弥漫的药香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案头一叠新写的《新法诊疗手札》,“恐怕得先踏过这千万条活下来的命。”

窗外,月光如水,顾昭的影子在院墙上一闪而过,如同一只在暗夜里悄然潜行的鹰,警惕而敏锐。

明天,李主簿就要带着她精心整理的病历去医署;后天,城门楼子的告示栏会贴上新法治愈的案例;大后天……

她翻开手札新的一页,将笔尖蘸饱墨汁,略作思索后,郑重地写下第一行:“论骨折固定法在民间推广的可行性 ——”

墨迹尚未干透,窗外传来更夫有节奏地敲梆子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传得很远很远。

苏晚抬头望向夜空,繁星闪烁,如同撒在黑色绸缎上的碎银,璀璨而神秘。她知道,有些事,是时候摆到台面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