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异变陡生!
原本平稳运行的灵能网络,乳白色的光芒骤然变得明亮,所有能量丝线的脉动频率瞬间提升!而中央的墟门,其能量透视图内部,原本有序流转的能量光流猛地一滞,随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起来,在八角形结构的几个特定顶点,骤然迸发出数道极其耀眼的、带着淡金色泽的能量弧光!
同时,羊羽的灵觉中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炸弹!一股庞大、混乱、充斥着难以言喻的几何结构和非人情感的碎片信息流,沿着灵能网络的连接,反向冲击而来!那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体验”洪流——瞬间的失重感、方向的迷失、无数破碎光影的飞旋、一种冰冷彻骨的孤寂与一种灼热如星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警告!灵网能量场波动超阈值!”
“墟门能量输出急剧攀升!已达到历史峰值的150%!”
“星脑报告接收到超高强度异常灵能数据包!内容无法解析,信息熵极高!”
监控室内警报声大作,红色指示灯疯狂闪烁。
羊羽闷哼一声,脸色瞬间苍白,身体晃了晃,那股信息洪流对他的灵觉冲击最为直接。林夕一把扶住他,眼神锐利地看向数据屏幕。
“停止所有激励!启动灵网阻尼系统!最大功率稳定场!”袁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掌控了局面。
操作员迅速执行命令。预先设计的安全机制启动,埋设在湖床的阻尼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强大的稳定能量场被激发,如同无形的大手,强行抚平灵网的剧烈波动。注入的能量脉冲也被立刻切断。
几秒钟后,灵网的亮度开始缓缓下降,能量丝线的脉动逐渐恢复平稳。墟门内部的能量狂潮也如同退潮般迅速平息,那几道淡金色的能量弧光悄然隐没,能量输出曲线快速回落,最终稳定在略高于实验前的水平。
羊羽深吸了几口气,灵觉中的混乱洪流逐渐消退,但那种诡异的“体验”残影依旧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刚才……那是什么?”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带着颤抖。
“一次过载反馈。”林夕冷静地分析着快速回放的数据,“我们输入的编码脉冲,可能意外‘匹配’了墟门内部的某个深层进程,或者触发了某种防御机制。它向我们‘回敬’了一股无法理解的信息流。”
“不仅仅是信息流,”羊羽声音有些沙哑,他揉着眉心,“那更像是一种……‘感受’,一种属于非人存在的‘意识碎片’。”他无法找到更准确的词语来描述。
袁老面色凝重:“这说明墟门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远超预估,并且其可能蕴含着非惰性的、具有反应能力的机制。我们的每一次试探,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主动探测必须更加谨慎,安全规程需要升级。”
这次意外的“过载”事件,给所有沉浸在初步成功喜悦中的人敲响了警钟。他们织就的网,确实让他们能更清晰地“倾听”,但他们“倾听”的对象,其深邃与复杂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了他们目前的认知边界。他们触碰的,或许是一个沉睡巨人的梦境边缘,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巨人惊醒,或者被梦境的旋涡吞噬。
随后的分析会议气氛沉重。星脑对那股异常数据包的解析毫无进展,其信息结构完全混沌,无法找到任何可识别的模式。唯一的收获是,通过分析墟门能量爆发时灵网记录下的极高精度数据,研究者们发现,在爆发瞬间,墟门周围的时空曲率出现了极其微小的、但确实存在的扰动读数。
“时空曲率扰动……”理论物理组的负责人指着那几乎淹没在噪音中的信号,“虽然微弱到近乎于无,但这暗示了墟门能量运作机制,可能涉及我们尚未理解的时空深层结构。”
这个发现,将墟门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基础的物理学前沿。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能量门”或“信息处理系统”,更可能是一个与时空本身紧密纠缠的“拓扑结构”。
会议结束时,已是深夜。羊羽和林夕并肩走在返回宿舍区的廊道上,窗外是风域湖静谧的夜色,湖面倒映着稀疏的星光。
“我们像是在黑暗的海洋里,刚刚造好了一艘小艇,放下去了第一支探针。”林夕望着窗外,轻声道,“我们测到了水温、盐度,甚至听到了一些模糊的声音。但我们完全不知道这片海洋有多深,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生物,以及……它们是否欢迎我们的窥探。”
羊羽点了点头,他的灵觉依然能隐约感受到湖底那庞大而稳定的存在,以及环绕着它的、如同星河般璀璨的灵网。但在这稳定与璀璨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未知。
“探针已经放下,我们没有回头路。”羊羽的声音很平静,“无论听到的是低语、是警告、还是无法理解的歌声,我们都必须继续听下去,尝试去理解。这不仅关乎风域湖,可能关乎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的位置。”
他抬起手,指尖仿佛能触摸到那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灵能网络。这张网,是桥梁,是感官,也可能……是唤醒未知的钥匙。
下一步,不再是盲目的触碰,而是需要更坚实的理论基石,更精密的探测手段,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完全超越现有科学范式的现象,做好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
数据洪流已然开辟,认知边界的战役,才刚刚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