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84章 生命的火种

第284章 生命的火种(2 / 2)

羊羽没有停留在指挥部,他信步走在喧嚣的工地上,目光掠过那些在灯光下闪烁着不同光泽的卵石,偶尔会俯身捡起一块,感受其独特的“气”。在他的感知中,这些玉石并非死物,它们内部蕴藏着亿万年来吸纳的天地精华,以及那种被科学仪器命名为“特殊能量场”的、温和而持续的生命波动。尤其是那些富含硒元素、能量场活跃的玉料,在他指尖仿佛有微弱的暖流涌动。

“质厚而温,色正而凝,气蕴其中,光含其内。”他低声吟诵着古人相玉的口诀,心中对这批玉料的未来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顶级者,可琢成器,传世镇宅;上品者,可为珍玩,养身怡情;中品者,可制日用配饰,普及惠民;即便寻常者,研磨成粉,或亦可入药、制膏,发挥其‘硒’之保健奇效。物尽其用,方不负天地造化之功。”

夜深了,但四面山南麓的这片河谷却比白天更加忙碌和喧嚣。巨大的挖掘机挥舞着钢铁长臂,如同饕餮巨兽,将混合着沙石和玉料的河床物料一铲铲挖起,倾倒在轰鸣的振动筛上。高压水枪喷射出猛烈的水流,冲刷掉泥沙,留下相对干净的卵石。然后,经由传送带运送到人工分拣平台。以赵老六为首的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以及经过李博士紧急培训的年轻技术员,正紧张地进行着分拣。他们凭借肉眼观察、手感掂量,以及辅助的小型强光手电照射,快速地将那些包裹着皮壳或已露出玉质的特殊石头挑选出来,放入不同的标记筐内。

这是一场效率与精准并重的战斗。林江穿着工装,亲自在分拣线上巡视,不时拿起一块被挑出的玉石,用手电照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就要这个标准!眼睛都放亮一点,这可都是金疙瘩!”他的大嗓门在夜色中格外响亮,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林夕则与王教授、李博士一起,守在临时指挥部的数据终端前。屏幕上,玉脉预测图在不断更新,标注出新的高潜力区;玉石样本的检测数据实时滚动,丰富着品质数据库;采石场那边的分拣数量和价值估算也在持续攀升。

“政委,”李博士指着屏幕上一条突然跳升的能量场响应曲线,语气难掩激动,“刚刚分拣出的第37号批次中,发现了一块核心玉料,其能量场强度是普通优质玉料的三倍以上!而且硒元素含量极高!这……这简直是‘玉胆’级别的存在!”

林夕凝视着那条曲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块“玉胆”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测。江津硒玉,尤其是其中的极品,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观赏、收藏和普通的保健,它更可能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能够与她研究方向中那些高精尖领域产生共振的“战略性材料”。

“标记这块玉料的来源区域,让勘探队重点扫描其周边地质结构。”林夕冷静地下达指令,“另外,通知我们自己的内部实验室,准备好最高级别的接收和分析流程,我要对这批顶级玉料,进行最深入的‘灵能同位素’解析。”

就在这时,王教授那边也有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浅层地震仪数据的初步解读,他们发现在綦河主河道下方约五十米长深处,存在一个规模可观、连续性较好的高密度异常体,其形态与推测的古河床走向高度吻合!

“林政委,羊所一!”王教授兴奋地指着地质剖面图,“看这里!这个异常体,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未被完全冲刷搬运走的原生‘古玉床’!如果钻探验证属实,其储量……可能远超我们最初最乐观的估计!”

消息传来,指挥部里一片振奋。河床籽料的快速采收提供了丰富的、高品质的资源,而地下原生玉脉的发现,则意味着一个可持续的、规模宏大的未来。

羊羽不知何时也回到了指挥部,他听着王教授的汇报,看着屏幕上那代表无尽潜力的地质剖面,缓缓道:“《山海经·西山经》有载,‘峚山,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古人将玉与生命之源、帝王之享相连。今日我们在这四面山,掘得的不仅是玉,更是一条通往古老生命能量源头的路径。这‘生命的火种’,或许能点燃的,远不止是市场的热情。”

林夕走到窗边,眺望着窗外灯火通明、机械轰鸣的河谷。夜色依旧深沉,但这片土地却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她知道,家族的航船,再次抓住了一个足以改变格局的机遇。江津硒玉,这块沉睡亿年的“古玉床”,正被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共同唤醒,它的光芒,即将照亮一个远比水电更加复杂、也更加璀璨的未来。

“生命的火种……”她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那就让我们,把这火种,烧得更旺一些吧。”

黎明前的黑暗中,更多的重型机械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它们的车灯如同流动的星河,驶向这片注定要不平凡的山谷。地质勘探队的钻探平台也开始架设,准备向大地深处,索取那沉睡亿年的答案。一个关于财富、健康、文化与未知能量的全新篇章,正在这四面山的晨雾中,磅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