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79章 神光利剑

第279章 神光利剑(1 / 2)

昆仑基地,这座深藏于山脉腹地的钢铁巨兽,一如既往地弥漫着严肃、高效的军事与科研氛围。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一股清新而充满生机的力量,正悄然注入这片以冷硬金属和狂暴能量为主导的空间。

数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平稳地降落在基地内部机场。舱门打开,林夕率先走出,她身后是风域湖研究所的核心团队成员,以及一批精心打包、恒温恒压保存的特殊货物——优化后的高效菌株、浓缩的“灵能信息素”以及提纯的“生命精粹”原液。

羊羽亲自在停机坪迎接,他身后站着几位基地高级官员和“天罚”项目组、星脑维护组的负责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夕和她带来的那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容器上。林夕的那篇论文早已在内部传阅,所有人都清楚,这些微小的生命体及其产物,可能蕴含着改变现状的巨大潜力。

“欢迎来到昆仑基地。”羊羽走上前,声音沉稳的向林夕打招呼,但眼神中的暖意只有林夕能读懂。他身后的官员们也纷纷致以敬意。

“哥,客套话稍后再说,我们先开始吧。”林夕雷厉风行,与她平日里沉静的研究者形象略有不同,显然对此次应用试验充满了紧迫感和期待。

羊羽点头:“一切已按你的要求准备就绪。”

第一站,是基地内部那些曾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深渊”造物、或受过高强度灵能冲击的区域。包括最初捕获“黑匣”的隔离舱、进行高能实验的测试场、以及星脑核心机房的外围区域。这些地方即便经过严格的物理和能量净化,依旧残留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阴冷”和“滞涩”感,长期在此工作的人员或多或少会感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易集中,这被内部称为“灵能接触后遗症”。

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使用特制的超微粒子喷雾装置,将稀释后的“灵能信息素”均匀喷洒在这些区域的空气和物体表面。信息素无色无味,如同清晨的露水,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起初,并无明显变化。但很快,一些感知敏锐的超凡者率先察觉到了异样。

“那种……让人心烦意乱的‘背景噪音’好像减弱了?”一位曾在隔离舱工作过的技术人员疑惑地抬起头,深深吸了口气。

“是的,感觉空气变得‘干净’了,不是指灰尘,而是那种能量上的‘污浊感’。”另一位附和道,他常年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

更精密的能量场探测仪器也证实了这一点。显示区域内原本紊乱、带有负面倾向的灵能背景辐射,正在被一种温和、中正的能量波动所中和、抚平。就像一块褶皱的绸缎被温柔的手掌缓缓抚平,恢复其原有的顺滑。这种变化并非强行驱散,而是如同“劝导”和“转化”,将不谐的涟漪融入和谐的波动之中。

接下来是第二阶段。林夕带来的团队,将一株株从昆仑山麓精心挑选、并经过“生命精粹”初步滋养的植物——形态各异的多肉如玉露、熊童子、金琥、虹之玉、山吹,色彩斑斓的雪菊,以及常见的室内绿植如绿萝、龟背竹、发财树、君子兰——安置在基地的各个关键区域:指挥中心角落、研究员休息区、星脑机房入口、甚至是“天罚”项目组那充满金属与能量管道的工作平台旁。

这些植物并非随意摆放,而是依据林夕对基地内部能量流场的感知,以及太极理念中“藏风聚气”的原则,设置在能量节点或气流交汇之处。它们如同一个个微小的生态调节器,天然的生命场与“灵能信息素”相互呼应。

随后,定期的、稀释后的“生命精粹”液被用于浇灌和喷洒这些植物。蕴含着温和生命能量的雾滴滋润着叶片,也弥漫在空气中。

效果是立竿见影且令人震撼的。

不过短短数日,整个昆仑基地内部的环境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空气中那股常年不散的、属于地下设施的沉闷和金属的冷冽气息,被一种混合着泥土清香、植物芬芳和某种难以形容的“鲜活”气息所取代。原本苍白的人工光线,在绿植的映衬下也似乎变得柔和了许多。

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人身上。

几乎所有基地人员,从最高指挥官羊羽到最基层的维护士兵,都明确感受到自身状态的好转。长期熬夜、高强度脑力工作带来的精神倦怠显着减轻,思绪变得更加清晰敏锐。一些因接触异常灵能而导致的失眠、焦虑、莫名心悸等症状,在没有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竟然不药而愈。整个基地的工作氛围,在保持高度紧张的同时,多了一份难得的沉稳与平和。

“不可思议,林博士。”星脑维护组的主管,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激动地找到林夕,“星脑核心运算矩阵的底层错误率,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下降了零点三个百分点!而且,我们几个老家伙轮流值班时,感觉与星脑接口连接时的精神负荷也减轻了!这些小花小草,还有你带来的‘香水’,比我们最先进的冷却系统和精神过滤装置还有效!”

林夕微笑着解释:“并非取代,而是互补。星脑的过载和干扰,部分源于其处理的庞杂灵能信息与物理界面的不兼容性,以及操作者自身精神波动的影响。‘生命精粹’和这些植物形成的良性生物场,起到了一种‘缓冲’和‘净化’作用,稳定了周围环境的灵能背景,也抚平了人们精神上的毛躁。一个更稳定、更‘健康’的环境,自然有利于精密设备的运行和人机接口的稳定。”

在基地顶层的指挥官办公室兼静修室内,羊羽和林夕相对而坐。这里也摆放了几盆长势喜人的绿萝和一盆晶莹剔透的玉露。窗外是昆仑山永恒的雪峰,室内却暖意盎然,生机勃勃。

两人没有言语,同时闭上了眼睛。羊羽运转《昆仑墟太极十八式》的“炼神”法门,林夕则将她那源于太极心法、又在微观生命研究中淬炼得无比敏锐的感知力扩展开来。

他们的精神力量,如同水乳交融,在充满生机的室内缓缓流淌、共鸣。通过这种超越常规感官的感知,他们“看”到了更加宏大的图景:

整个昆仑基地,原本像一艘在狂暴能量海洋中艰难航行的钢铁战舰,船体物理结构坚固,但内部能量环境却颠簸不堪。而现在,无数微小的、绿色的生命光点,以那些植物和喷洒了信息素的区域为核心,如同无数温柔的触手,编织成一张无形而细密的“生命锦缎”,覆盖、渗透了整个基地。这张锦缎轻柔地抚平着能量海洋的涟漪,吸收、转化着残留的负面波动,将外来的冲击力化解于无形。它不仅在净化环境,更是在为这艘战舰加持一层强大的“生物灵能护盾”和“精神增益场”。

同时,他们也清晰地感知到,在基地深处,那名为“天罚”所散发出的、如同蛰伏巨兽般的恐怖能量波动。这股力量依旧狂暴、充满毁灭性,但在“生命锦缎”的笼罩下,其能量边缘的“毛刺”似乎被磨平了一些,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也有所缓和。

两人同时睁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决断与明悟。

“环境已经优化至最佳状态。”羊羽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轻松与信心,“人员精神状态饱满,设备运行稳定。是时候了。”

林夕点头:“‘生命织锦’已然铺就,现在,该试试‘死光利剑’是否锋利了。”

决心已下,命令迅速传达。

昆仑基地最深处的超大型试验场,此刻戒备森严。巨大的空间内,复杂的能量导管如同巨树的根系遍布墙壁和天花板,最终汇聚到场地中央的一个庞大平台上。平台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充满科技感、线条凌厉的装置——500兆瓦小型化强激光攻防系统,代号“神光”,的全尺寸原型机!

它不再仅仅是图纸上的构想或分散的部件,而是一个完整的、散发着冷冽金属光泽和隐而不发能量波动的杀戮艺术品。流线型的主体结构,多层复合透镜组,超导能量环,以及核心那隐约可见的、蕴含着毁灭性能量的激发晶体。

羊羽和林夕站在远离试验平台的主控室内,面前是数十面光屏,显示着“神光”系统的每一个细微参数、试验场各处的能量读数、以及外空间靶标的实时轨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