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45章 “织网"与“暗流"

第245章 “织网"与“暗流"(2 / 2)

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成为了项目组咬牙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林夕带领团队,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攻关。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不息,计算机集群全负荷运行进行仿真模拟,测试间里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极端环境考核。

经过数十个不眠之夜的努力,储能单元的新材料涂层取得了突破,成功稳定了充放电效率;热控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与毛细泵回路复合的新型散热结构,有效解决了局部过热问题;精导系统则通过引入主动振动抑制算法和优化结构刚度,将微振动的影响控制在了允许范围之内。

一个个技术堡垒被逐一攻克,“鹰眼-1”初样型的总装工作,终于在磕磕绊绊中,逐步走向尾声。

然而,就在“织网”行动取得阶段性突破,“海市蜃楼”系统开始初显成效,迷惑了几次外围侦察企图之时,一股更隐蔽的“暗流”,正试图绕过风域湖基地坚固的外壳,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渗入。

这天深夜,林夕的个人加密工作终端,收到了一封看似普通的系统安全提醒邮件。邮件伪装成基地内部It部门发送,提示其账户存在异地登录风险,并要求她点击一个链接进行身份验证和安全设置更新。

邮件的伪造程度极高,发件人地址、邮件格式、乃至语言习惯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几乎可以假乱真。但邮件中要求点击的链接域名,经过基地安全系统后台的隐秘标记规则比对,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与已知某个境外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常用的跳转域名生成算法吻合的特征。

这一异常触发了“镜影”小组设立的最高级别告警。

羊羽、林夕、陈东升立刻在加密通讯频道内召开了紧急会议。

“攻击目标直接指向林总,手段是典型的鱼叉式网络钓鱼,但伪装技术非常高明,绝非普通黑客所能为。”陈东升语气凝重,“对方的目的很明确,要么窃取林总终端内的核心技术资料,要么植入木马,长期潜伏,监控其一切操作。”

“他们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最关键的技术核心。”羊羽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冷静中带着一丝寒意,“这说明,‘捕光’计划已经进入了更直接、更危险的阶段。林夕,你最近是否接触过任何异常的网络链接或人员?”

林夕回忆片刻,肯定地回答:“没有。我的网络行为一直很谨慎。这份邮件几乎毫无破绽,如果不是系统后台有我们预设的标记规则,我可能也会将其误认为正常的安全通知。”

“这说明对手对我们内部的通信流程和It管理非常了解,甚至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部分非核心人员的邮箱通讯录和内部通知模板。”羊羽判断,“内部排查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It运维和行政支持部门。”

“这件事交给我。”陈东升立刻应下。

“这个攻击企图被我们发现了,但对手不会罢休。”林夕思考着说,“他们这次失败了,下次可能会采用更隐蔽的方式,或者转向其他目标,比如项目组其他核心成员。”

“没错。”羊羽沉吟道,“‘镜影’计划需要再次升级。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传递虚假信息和构建外围欺骗。我们需要有能力,对这股‘暗流’进行溯源,甚至……在关键时刻,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反击。”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个更为大胆和激进的构想。阴影中的博弈,正在向更深、更危险的层次滑入。

“技术上的反制,我可以尝试。”林夕接过话,“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被发现的钓鱼链接,搭建一个隔离的‘蜜罐’环境,模拟我的工作终端,诱导对方深入,从而分析他们的攻击工具、手法,甚至追踪其控制服务器。”

“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羊羽表示同意,“但必须确保绝对安全,绝不能弄巧成拙。这件事由你亲自负责技术实施,东升提供安全隔离保障。所有操作,必须在物理隔离的封闭环境中进行。”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同时,我们需要向最高层汇报此事,并申请更高级别的网络战支援和授权。这场‘暗流’下的战争,已经超出了风域湖基地独自应对的范畴。我们需要将‘镜影’的能力,融入到国家层面更庞大的反间谍和网络防御体系中去。”

会议结束后,三人立刻分头行动。林夕带领技术团队开始构建高度逼真的“蜜罐”系统;陈东升则对内紧外松地加强了It审计和人员背景二次核查;羊羽则起草了一份密级极高的报告,直送最高决策层。

数日后,羊羽得到了回复。最高层不仅批准了风域湖基地联合国家级网络战力量进行主动防御与溯源反制的请求,还指示相关部门,启动一项名为“清源”的联合行动,旨在系统性梳理和打击针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网络间谍活动。风域湖基地和“龙御”项目,被列为“清源”行动的首要保护对象。

得到尚方宝剑的“镜影”小组,力量骤然增强。来自顶尖网安单位的专家秘密进驻基地,与林夕的团队协同工作。那个被发现的钓鱼链接,成为了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入口,等待着猎物再次触碰。

就在这表面平静、内里波涛汹涌的对抗中,“鹰眼-1”初样星完成了总装,开始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地面综合测试阶段。而激光特战训练中心的首期学员们,也迎来了最终的毕业考核。他们将在高度模拟真实战场电磁环境和战术背景的条件下,操作各类激光防空系统,与扮演蓝军的、由经验丰富的航空兵和电子对抗部队组成的专业队伍,进行实兵实装对抗。

苍穹之上,“龙轨”星座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巡弋,如同十八只警惕的眼睛。

大地之上,风域湖基地的追光者们,则在光明与阴影的交错中,一边夯实着手中的“光盾”,一边磨砺着反击的“利剑”,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更为严峻的考验。

“织网”行动在技术攻坚中稳步推进,“暗流”下的博弈却已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