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35章 星轨微光

第235章 星轨微光(2 / 2)

“看!预兆信号出现了!”苏桐突然低声惊呼,指向一个副屏幕。

只见那条原本几乎平直的噪声背景中,开始浮现出极其微弱但清晰可辨的周期性振荡,其频率和幅度,与之前从失败数据中挖掘出的“预兆模式”高度吻合!

“记录数据!分析模式特征!”林夕命令道,她的心脏也在加速跳动。这证明了他们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个信号确实存在于能量场运行的早期,是系统内在状态的真实反映。

“信号模式稳定,未检测到失稳倾向。”苏桐快速汇报。

“逐步提升功率至百分之五。”林夕继续下令。

随着功率提升,能量场的活动开始变得活跃,常规参数出现了细微的波动,但仍在可控范围。而那个thz信号也随之增强,其振荡模式开始出现更复杂的变化。

“模型正在实时解读……系统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但距离失稳临界点还有较大裕度。”苏桐盯着算法输出的结果,语速飞快。

实验一步步向前推进,功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每一次提升,都是对理论预测和工程控制能力的一次考验。控制室内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背景音和研究人员偶尔的低声交流。

当功率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二十时,异变陡生!

主能量监控屏幕上,代表场稳定性的指标突然开始快速抖动,并且出现了向下击穿的趋势!报警指示灯瞬间由绿转黄!

“不好!开始失稳!”有工程师喊道。

几乎在同一瞬间,苏桐面前的屏幕也发出了更尖锐的警报:“预兆信号模式突变!进入高危模式!预测失控概率……百分之九十五!抑制系统已自动触发!”

根本不需要林夕下令,提前预设的多层级安全抑制系统瞬间启动!一道强力的反向磁场被注入,同时激光功率被急速切断,约束场强度也被调整。一系列操作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

监控屏幕上,那即将崩溃的能量场指标,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扼住了下滑的势头,剧烈震荡了几下后,开始缓慢回落,最终稳定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控制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几秒钟后,不知道是谁先开始鼓掌,随即,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爆发出来!

成功了!他们不仅验证了“预兆信号”的有效性,更证明了主动安全抑制系统的可靠性!在能量场即将失控的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成功地将其拉了回来,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

林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转过头,看向身后的羊羽。羊羽也正看着她,眼中充满了赞赏和如释重负。他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次成功的实验,为“生命隐喻”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也极大地鼓舞了整个团队的士气。它证明,那条通过解读系统“微弱脉搏”来实现主动控制的道路,是可行的!

几乎在同一时期,陈明远院士的团队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曙光。

在经过不知道第几百次的尝试和参数调整后,他们设计的那个自适应智能控制系统,似乎终于摸清了薄膜生长各个阶段的“脾气”。在一次持续了接近一小时的沉积过程中,监控屏幕上的结构有序度指标,稳稳地占在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并且几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当沉积结束,设备舱门打开,研究人员们用颤抖的手取出那片闪烁着奇异虹彩的薄膜样品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欢呼声、掌声、甚至夹杂着激动的泪水。

陈明远院士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片薄如蝉翼、却重若千钧的样品,老泪纵横。几个月来的煎熬、无数个不眠之夜、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循环……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后续的检测结果更是令人振奋:这片薄膜在关键的红外至太赫兹波段,表现出了远超设计指标的超高透射率和抗损伤阈值!这意味着,它完全有潜力作为“龙御星轨”光学系统的核心窗口材料!

两个核心瓶颈,几乎在同一时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消息传到基地指挥部,羊羽紧锁了数月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他立刻下令,召开项目高层紧急会议。

会议上,林夕和陈明远分别详细汇报了各自的突破。与会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激动。

“基于‘启明一号’的实验成果和我们对‘预兆信号’控制信心的提升,我建议,可以开始着手进行‘龙御星轨’工程样机能量核心的详细设计和关键部件预研。”林夕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材料团队将立即转入光学元件原型的小批量制备和可靠性测试阶段,确保能满足工程样机的需求。”陈明远院士也信心满满。

羊羽听取了所有人的意见后,做出了决断:“好!时不我待。我宣布,‘龙御星轨’项目正式从预研阶段,转入工程样机研制阶段!集中全基地之力,攻克后续集成测试难关!我们的目标不变:要在‘普罗米修斯’真正形成威胁之前,让‘星轨’之光,闪耀在祖国的苍穹之上!”

决议迅速形成,整个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巨轮,朝着最终的目标,开始了最后也是最艰难的冲刺。

会议结束后,羊羽和林夕难得地一起走在基地内部的道路上。夜色已深,繁星依旧。

“小夕,辛苦了。”羊羽看着身边明显清瘦了不少的林夕,心中充满感慨。

“大家都一样。”林夕笑了笑,抬头望向星空,“哥,你看那些星星。它们看似寂静,实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剧烈的核聚变,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它们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激烈的平衡。我们的‘深渊之核’,或许追求的也是这样一种平衡。”

羊羽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深邃的夜空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奥秘。“是啊,最强大的力量,往往源于最精妙的平衡。无论是星辰,还是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件国之重器。”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我们已经看到了微光,接下来,就是要让这微光,汇聚成足以照亮未来、守护和平的星辰轨道。”

两人并肩而立,身影在基地路灯下拉长。前方,是依然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和厂房,那里,无数人正在为同一个目标彻夜奋战。身后,是静谧的湖水和浩瀚的星空。

微光已现,星轨可期。但所有人都明白,最严峻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工程化道路上的荆棘,来自外部的威胁,以及世间那冷酷无情的脚步,都不会因为他们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而有丝毫放缓。

锻造,进入了最关键的淬火阶段。成则利剑出鞘,败则前功尽弃。风域湖基地的每一个人,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向前,用智慧和汗水,乃至生命,去迎接那最终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