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56章 熔炉重燃

第156章 熔炉重燃(2 / 2)

“供应商名录、资质证书、比价流程、验收报告,全部在共享文件夹‘供应链审计-07’子目录下。采购部王经理在线待命,随时解答细节。”林夕头也不抬,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将一份标注着“热沉结构b区应力集中优化方案 - 终版”的文件加急发送给仿真组。

“林夕!分析中心需要调用‘天河’超算节点,优先级Ax!模型计算量爆了!”羊羽的吼声从技术区传来。

“收到!权限已申请!资源池正在协调,预计十分钟内开通!”林夕的声音没有丝毫迟滞,同时调出另一个通讯界面,“后勤保障组,分析中心电力负荷即将过载,启动备用回路预案!立刻!”

她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每一个指令都精准无误,在审计的冰窟与科研的熔炉之间维系着脆弱的平衡。疲惫如同沉重的铅块挂在她每一个关节,眼底的青色浓得化不开,但她的眼神却始终清明锐利,如同永不熄灭的寒星。

徐峰站在审计区中央,目光却不由自主地一次次瞟向技术区那巨大的仿真屏幕。屏幕上,代表优化后热沉结构的银色模型,正在狂暴的红色能量流场中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极限冲击。每一次冲击,模型都会剧烈变形,发出代表结构濒临极限的刺目黄光,却始终顽强地没有崩溃。他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但他能看懂那份专注,那份近乎燃烧生命的投入,以及那份在不可能中硬生生撕扯出可能的…野蛮力量。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份冗长的、试图证明对方管理混乱的审计底稿,又抬头看了看屏幕中那个在红色风暴里倔强闪烁的银色结构,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谬感和无力感悄然爬上心头。也许…他之前的判断,真的错了?这群人,或许不是一群挥霍无度的赌徒,而是一群…在悬崖边上与钢铁和火焰搏命的疯子?

食堂。灯火通明,却笼罩着一层无形的低气压。

研究员们沉默地排队打饭,动作机械,咀嚼无声。分析中心里审计组的阴影,如同冰冷的铁幕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技术突破带来的短暂喜悦,早已被巨大的压力和前途未卜的阴云吞噬。角落里,两个年轻研究员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审计组揪着老张他们组去年的差旅费不放,说超预算了…”

“这算什么…我们组刚被要求提交三年前一个报废零件的全部处置记录…这还怎么干活?”

“海纳是不是铁了心要找茬撤资啊…那我们…”

悲观的低语如同瘟疫般蔓延。刚刚在测试中挺直了一瞬的脊梁,似乎又在无形的重压下,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秘功八法,准备——”

林江洪亮的声音依旧准时响起,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微弱的涟漪。响应者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只是麻木地抬眼看了看,又低下头,对着餐盘里冰冷的饭菜发呆。那份曾经在废墟上凝聚起来的力量,在现实冰冷的审计压力下,似乎正在一点点消散。

林江浓眉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但随即被更深的坚定取代。他没有多言,大步走到场地中央,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腔如同风箱般鼓起,随即,一声清越悠长、仿佛能穿透云霄的长啸从他口中迸发!

“嘘——咿——呦——!”

啸声并不尖锐,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安抚心灵的韵律,如同深山古刹的晨钟,瞬间涤荡了食堂里弥漫的颓败之气!所有人为之一震,愕然抬头。

“劲贯百骸,气透重楼!”林江啸声未绝,动作已如行云流水般展开。这一次,他的动作不再是单纯的柔和缓慢,而是融入了明显的发力与顿挫!双臂如揽月,猛地向怀中抱合,筋骨发出轻微的爆鸣;随即又如推山,沉肩坠肘,双掌缓缓向前推出,一股无形的气势随之扩散!

“都给我起来!”林江目光如电,扫过人群,“审计的刀架在脖子上,腰杆子就软了?骨头就酥了?别忘了你们脚下踩着的是什么!是炸烂了还能再站起来的铁砧!是烧熔了还能再淬火的钢坯!”他的声音如同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把你们在实验室里跟机器较劲的那股疯劲拿出来!活络筋骨,撑开这口憋屈气!开!”

这带着强烈精神烙印的呵斥与引导,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浓重的阴霾。周工第一个猛地站起,他想起分析中心里羊羽那布满血丝却依然灼亮的眼睛,想起自己守在高温炉前时那股要把牙咬碎的狠劲。他走到林江身后,动作大开大合,抱球、推掌,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哼,仿佛要将胸腔里的郁结和恐惧全部吼出去。

“第三式,转腰涮胯,力贯地轴!”林江的口中带着力量。众人依言而动。腰胯如磨盘旋转,力道下沉,双足仿佛要扎根入地。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队列。动作不再追求精准,而是充满了宣泄般的力道。有人咬牙切齿,有人闷声低吼,拉伸筋骨带来的痛楚,此刻反而成了一种对抗压力的武器。沉重的呼吸声在食堂里汇聚、同频,如同低沉的战鼓。

“分析中心那边…有消息吗?”队列中,有人忍不住低声问。

“羊所他们…还在熬…”旁边的人喘着气回答,“听说新模型快跑完了…”

“审计组…徐峰刚才脸色很难看…”

“怕什么!”一个粗犷的声音打断,是测试组的大刘,他猛地一个震脚,地板仿佛都颤了一下,“林江说的对!咱们是铁砧!是钢坯!只要炉子还烧着,脊梁骨就折不了!干他娘的!”

粗粝的话语,却带着一股野性的力量。一股憋屈了太久、急需爆发的火焰,在缓慢而有力的肢体律动中,在沉重而同步的呼吸里,重新点燃。这不是胜利的欢庆,而是临战前的磨刀,是熔炉在重压下积蓄的、更加狂暴的热力。脊梁或许被压弯,但骨子里的硬,从未消失。

分析中心。空气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审计区和技术区的数据流如同两条咆哮的巨龙,在无形的边界线上疯狂角力。徐峰面前的屏幕上,一个代表着大额资金支付与某个模糊关联方(技术验证外包)的红色风险标记被反复标红、放大。他脸色冷硬,手指悬在虚拟键盘上,正要发出一个严厉的质询指令。

就在这时——技术区中央,那座庞大无比的热-力-相变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在经历了长达数小时令人窒息的运算后,终于跳出了最终结果!

嗡!

主屏幕瞬间被一片代表“全域安全”的深邃蓝色覆盖!之前所有刺目的红色、黄色警报区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流畅的能量流线和稳定的结构应力分布图。一条清晰的金色边界线,如同不可逾越的天堑,环绕在整个模型的外围——那是精确标定的、绝对安全运行的临界阈值!在阈值之内,优化后的“金刚石-碳化硅梯度复合热沉模块”结构图,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模拟的极限环境中,稳稳地散发着银白色的光辉!

“成了!全域安全边界标定完成!”仿真组负责人的狂吼如同惊雷炸响,带着哭腔,更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疯狂,“新结构!新配方!扛住了!热障阈值推升了18%!重复,18%!”

这声狂吼,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凝滞的空气中!

技术区瞬间沸腾!压抑了太久的研究员们猛地跳起来,捶打着桌面,拥抱在一起,嘶哑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羊羽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震得杯子跳起,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深邃的蓝,胸膛剧烈起伏,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头顶。林夕紧绷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如释重负的、近乎虚脱的笑意,身体晃了晃,扶住了旁边的椅背。

这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也如同无形的冲击波,狠狠撞向了审计区。

徐峰悬在键盘上的手指僵住了。他猛地抬头,看向技术区主屏幕上那片象征着绝对掌控与成功的深邃蓝色,以及那如同艺术品般稳定运行的新型结构模型。他面前那个被标红放大的资金风险点,在这片象征着更高价值、更可靠未来的蓝色光芒映照下,突然变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合时宜。

他精心准备的所有质疑、所有试图证明对方失控的“证据”,在这份由无数失败、无数不眠之夜、无数原子级计算凝结而成的“新盾牌”面前,轰然崩塌!他感觉自己像个拿着放大镜在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上寻找瑕疵的小丑!一种巨大的挫败感和荒谬感淹没了他。他张了张嘴,想维持最后的体面,却发现喉咙里堵得发慌。

羊羽转过身,目光穿过沸腾的人群,越过无形的界线,精准地落在徐峰那张失血般苍白的脸上。他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指向主屏幕上那片深邃的、代表着新生的蓝色,以及那条清晰无比的金色安全边界线。动作平静,却带着一种千言万语也无法形容的力量。

那眼神,那动作,无声地宣告着:深渊的边缘已被标记,新的壁垒已然铸就。审计的刀锋再利,也无法斩断这用七千万灰烬和无数脊梁硬生生锻造出来的、通向未来的路。

熔炉重燃,其光灼灼,其声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