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56章 熔炉重燃

第156章 熔炉重燃(1 / 2)

重启的轰鸣声如同沉睡巨兽的初醒,低沉而充满力量,在空旷的试验大厅内回荡。主屏幕上,那代表谐振腔核心稳定性的绿色光带,不再是前几次测试中那样如风中残烛般飘摇欲熄,而是像一条被强行拉直的、绷紧的弓弦,在代表极限热负荷与机械应力的狂暴红潮中,剧烈地颤抖着、跳跃着,却始终未曾断裂!

每一次剧烈的波动,都牵动着控制大厅里每一颗悬起的心。羊羽站在主控台前,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条倔强的绿线,下颌线条绷得像一块冷硬的岩石。他的左手无意识地按在控制台冰冷的金属边缘,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在他身后,周逸夫佝偻着背,双手撑在膝盖上,布满皱纹的眼角因为长时间瞪视而微微抽搐。小陈则几乎要把嘴唇咬破,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仿佛要将自己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到那条绿线中去。

时间,从未如此缓慢,每一秒都像是在滚烫的刀尖上拖曳而过。

温度峰值,4275K!稳定!”

“腔体微振动振幅,临界阈值85%!未超限!”

“热沉模块b3点应力集中区,数据流平稳!重复,平稳!”

监测员的声音从最初的紧绷,渐渐带上了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每一次汇报都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凿开一眼清泉。

十分钟!

那条绿色的生命线,在模拟爆炸的极限地狱中,整整挺立了十分钟!当预设的极限测试时间最终跳向归零,控制大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真空般的寂静。紧接着——

“呜——嗡!”

刺耳的警报声并非灾难的哀鸣,而是系统自动解除超载状态的提示!主屏幕上,狂暴的红潮如退潮般迅速消褪,那条经历了最残酷淬炼的绿色光带,虽然边缘依旧带着剧烈波动后的毛刺,却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翎羽,清晰地、骄傲地定格在代表着“安全运行”的区间!

“成了…真的成了…”周逸夫喃喃自语,佝偻的背脊一点点挺直,浑浊的眼睛里先是茫然,随即被巨大的、近乎失神的狂喜淹没。他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抬起,想去触碰那虚幻的光带,却又猛地缩回,仿佛害怕这只是一个一触即碎的幻梦。

“我们…我们扛住了!”小陈的嘶喊带着哭腔,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冲刷着脸上干涸的汗渍与油污。他猛地转过身,一把抱住旁边同样泪流满面的同事,两人又哭又笑,像两个劫后余生的疯子。

羊羽紧绷的身体终于松懈下来,一股巨大的、几乎令他脱力的疲惫感瞬间席卷全身。他缓缓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那片风暴过后的海面上,清晰地倒映着屏幕上那条倔强的绿色光带。他没有欢呼,没有流泪,只是抬手,用指节重重地、带着一种宣泄般的力量,敲击在冰冷的控制台上。

“咚!”

沉闷的声响,如同敲响了一座无形的胜利之钟。

然而,胜利的余音尚未散去,沉重的铅防护门外便传来了急促而富有节奏的脚步声,带着一种与实验室氛围格格不入的冰冷秩序感。

“砰!”

门被推开。以徐峰为首的海纳审计团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再次出现在门口。徐峰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精英模样,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精准地扫过控制大厅里那些尚未从狂喜中平复、还带着泪痕与亢奋的研究员们,最终落在主屏幕上那条尚未完全平复、带着锯齿状毛刺的绿色光带。

他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撇了一下,形成一个不易察觉的冷硬弧度。

“看来,羊所长和政委,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徐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大厅里残余的嘈杂。他缓步走进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或者说,是试图转移我们审计重点的烟雾弹?”他走到主控台前,目光掠过那复杂的数据流,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一次成功的极限测试,值得庆贺。但这能说明什么?能挽回那七千万的损失吗?能解释清楚项目资金使用的每一个疑点吗?能证明你们的管理没有致命漏洞吗?”

一连串冰冷的质问,如同冰水兜头浇下,瞬间冲散了控制大厅里刚刚燃起的、微弱的喜悦火苗。研究员们脸上的激动凝固了,渐渐被愤怒和屈辱取代。周工挺直的背脊微微颤抖,小陈擦眼泪的手僵在半空。

“徐总监。”林夕的声音响起,平静无波。她从侧面的数据终端前站起身,脊背挺直如青松。她脸上没有任何测试成功的狂喜,只有一种经历漫长鏖战后的、冰封般的冷静与疲惫。“测试数据,包括本次极限测试的全程记录及传感器原始波形,已实时上传至审计端口。关于事故原因的技术分析报告,以及基于此进行的设计改进和验证结果,将在两小时后,随同资金流向的二次复核明细,一并提交。”

她走到徐峰面前,目光毫不避让:“‘惊喜’是客观事实,并非烟雾。我们从未试图转移任何重点。相反,这场测试,正是对七千万损失最直接、最有价值的回应——我们用它的灰烬,锻造出了新的盾牌。至于管理和资金问题,”林夕的声音微微一顿,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海纳的审计权,我们尊重。但请基于事实,而非预设的偏见。我们的每一笔资金,每一个决策,都在为这个目标燃烧。”

徐峰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林夕如此直接且强硬。他身后的审计团队也微微骚动。他正要开口,林夕却微微侧身,指向主屏幕旁边一块刚刚调出的巨大分屏。

屏幕上,不再是复杂的数据流,而是一份经过高度脱敏处理、却依旧能看出其惊人规模与严密层级的项目树状图。无数分支指向一个个代号,其中一条粗壮的、被高亮标红的支线末端,清晰地显示着:“热障突破验证完成A级”。

徐峰身后一个资深审计员忍不住低声惊呼,随即立刻意识到失态,紧紧闭上了嘴。但那份震惊已经清晰地写在脸上。这个项目,在特定的圈子里,代表着共和国最前沿、最核心的战略级装备预研方向,其保密等级和资源投入,都远超寻常商业项目。海纳创投的无息贷款,原来只是这庞大冰山浮出水面的微小一角!羊羽团队所背负的,远非百亿贷款那么简单!

徐峰的瞳孔也骤然收缩。他盯着那份项目结构图,又猛地转向林夕和羊羽,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震动和难以置信。他精心准备的、旨在彻底压垮对方气势的财务质询,此刻在这份无声的“背景板”面前,突然显得如此苍白和局促!他手中那些关于“资金挪用风险”、“管理漏洞”的质疑文件,仿佛瞬间变成了轻飘飘的废纸。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有些发干。他试图重新找回那种掌控一切的姿态,但林夕那平静中蕴含着千钧之力的目光,以及羊羽沉默地站在一旁、如同经历过熔炉淬炼后更加沉凝的身影,构成了一道无形的、难以撼动的壁垒。

“审计工作,当然要继续。”林夕打破了沉默,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终结感,“但请基于我们刚刚提交的、包括‘龙鳞’项目阶段性突破在内的所有更新材料,重新评估风险与价值。徐总监,我们的时间,每一分钟,都在为下一次点火做准备。您,是选择继续质疑灰烬的形状,还是和我们一起,见证新盾牌的诞生?”

控制大厅里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徐峰身上。他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那份计划的结构图,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岳,压在他精心构筑的审计逻辑之上。他身后的团队成员更是噤若寒蝉,眼神交流中充满了震惊与无措。足足过了十几秒,徐峰才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眼中的惊涛骇浪,声音干涩地开口:

“材料…我们需要时间复核。”

“请便。”林夕微微颔首,侧身让开主控台的通道,姿态从容,“分析中心所有端口权限已为审计组开放。周工,你负责对接,确保审计组能获取所有必要的、合规的技术数据支持。”

徐峰深深地看了林夕一眼,那眼神复杂无比,混杂着被反将一军的恼怒、对项目背景的忌惮,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眼前这群人坚韧意志的震撼。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僵硬地挥了挥手,带着他的团队,如同退潮般沉默地涌向旁边的数据分析终端区。先前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已然消散了大半。

短暂的“休战”,并未带来丝毫喘息。

数据分析中心,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一边是海纳审计组占据的数排终端,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徐峰脸色阴沉地站在中央屏幕前,紧盯着那些代表资金流向的复杂图表和关联关系图,试图在其中找出任何可能的破绽。另一边,则是羊羽的核心团队,围绕着高分辨同步辐射分析屏幕和巨大的热-力-相变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进行着争分夺秒的推演和优化。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半是冰冷的数字、线条和代表风险的红色标记(审计区);另一半,则是炽热的原子晶格结构、狂暴的能量流场模拟和不断闪烁更新的安全边界模型(技术区)。两个世界之间,无形的硝烟弥漫。

“羊所长,模型反馈,支撑基座结合部优化方案A3,在模拟超载120%工况下,应力集中系数降低了47%,但晶格畸变能累积速度依旧偏高!”仿真组负责人语速飞快,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材料组!梯度层配比再调整!优先抑制这种非平衡相变的驱动力!”羊羽的声音沙哑,目光如同焊死在屏幕上那代表着致命“叛变”的晶格区域,“牺牲一点绝对强度,换取相变稳定性!周工,你亲自盯烧结合成参数!”

“明白!炉子已经预热到极限了!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把配方烧出来!”周工吼着回应,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只剩下近乎偏执的专注,他一把推开椅子,跌跌撞撞地冲向隔壁的高温材料合成实验室。

林夕则如同一台精准的中央处理器,在冰冷的审计质询与炽热的科研攻坚之间高速切换。

“林政委,审计组要求解释第q37批次特种陶瓷采购订单的供应商资质审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