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46章 筹建南红博物馆

第146章 筹建南红博物馆(1 / 2)

阿来在柔软的大床上沉沉睡去,梦中,城市璀璨的灯火与大凉山的青山绿水交织相融。恍惚间,他瞧见自己与伙伴们背着沉甸甸的保险箱,行走在熟悉的山间小道,乡亲们簇拥过来,眼中满是惊叹与喜悦;转瞬,那神秘的玛瑙散发奇异光芒,照亮了整个山谷。

清晨,阳光透过厚重窗帘的缝隙,轻柔地洒落在阿来脸上。他缓缓睁眼,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不知身处何地。直至看到床边泛着冰冷光泽的保险箱,才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正置身于蜀锦的酒店房间。

他坐起身,揉了揉惺忪睡眼,目光透过落地窗,再次望向这座既陌生又繁华的城市。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阿来心中涌起一阵复杂情绪,这里与他熟悉的山区大相径庭,却又有着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洗漱完毕,阿来抱着保险箱走出房间。在走廊上,他遇见了同样早起的吉克木呷和沙马日火。他们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新奇,但更多的是因那沉甸甸保险箱而带来的踏实。三人对视一眼,露出憨厚笑容,一同乘电梯来到酒店餐厅。

餐厅里,精致食物琳琅满目,可对于习惯山里粗茶淡饭的他们来说,竟有些不知如何下手。阿来笨拙地拿起刀叉,尝试切割盘中食物,却总觉得不如家里的手抓饭吃得畅快。

用过早餐,卓玛来到酒店,准备送他们回山区。车子缓缓驶出城区,阿来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高楼大厦,心中五味杂陈。这座城市,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憧憬。

与此同时,羊羽和林夕正在书房里,继续着羽夕南红博物馆的规划。

“哥,南红玛瑙交易中心,共九层,还有负三层,每层一万二千平方米,上面还预留了三层,基础建设无需另起炉灶,主要是装修和布展。我建议还是交给二哥林海,他有专业团队和经验。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布展。”林夕说道。

“没错,小夕。保山南红、美姑南红、盐源南红,都要有专业指数。”羊羽回应道。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核心展厅打造一个大型沉浸式展示空间。”林夕指着图纸上的区域,对羊羽说道,“利用灯光、音效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出保山与大凉山的原始风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矿坑之中,亲身感受南红玛瑙诞生的神奇。”

羊羽点头表示赞同,她补充道:“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讲解。每一块原石都应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请彝族的南红玛瑙传承人和亲历者,讲述开采过程中的艰辛与趣事,让参观者不仅看到美丽的石头,更能了解背后的人文情怀。”

两人围绕着博物馆的规划,从展品布局到游客体验,从文化挖掘到教育功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讨论。他们深知,这座博物馆不仅仅是展示南红玛瑙的场所,更是连接大凉山与外界的桥梁,是传承和弘扬南红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讨论的深入,羊羽的目光愈发坚定。他说:“我们要让这个博物馆成为世界了解南红玛瑙的窗口,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石头所承载的历史与价值。而且,通过博物馆的影响力,还能进一步推动南红玛瑙产业的发展,为山区的乡亲们带来更多机会。”

在阿来他们的带动下,村子里掀起了一股对未来的憧憬热潮。年轻人开始积极学习雕刻技术,希望能像阿来他们一样,通过盐源玛瑙改变生活。而一些有商业头脑的村民,也开始思考如何发展与玛瑙相关的周边产业。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来他们没有忘记与羊羽、林夕的约定。他们积极配合,为南红博物馆收集各种与南红玛瑙相关的资料和故事。阿来亲自带着马玉茹,穿梭在大凉山的各个角落,寻找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玛瑙开采遗迹,挖掘古老的传说和民俗文化。

与此同时,羊羽和林夕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博物馆的建设。他们邀请了国内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和展览策划团队,共同打造这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筹备过程中,羊羽和林夕面临着诸多挑战。

羊羽、林夕决定启用蜀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林墨瀚,从资金的筹集、展品的筛选与保护、人员的培训等等,都全部交给林墨瀚打理,她从每一个环节入手,精心策划细心安排,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的念头,羊羽、林夕既是她的导师,也是她心中的信念和灯塔,照亮着她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