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从容地站了起来。她手中拿着那块茜草染紫的复原品,眼神坚定地望向法官:“法官大人,这足以证明黄山谷的研究初衷是复原古法工艺,与现代纳米技术有着本质区别。”她缓缓展开黄山谷最后一张草图,“而他晚年真正突破的,是将传统矿物染料的耐光原理应用于...”
“请允许我演示。”羊羽突然打断林夕的话,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走向法庭中央的空地,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小型喷雾器和一块素色蜀锦。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开始喷洒液体,随后举起布料对着阳光。渐渐地,锦缎表面浮现出清晰的太极图案,那图案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这是基于黄山谷笔记复原的感光配方,但核心工艺来自唐代。”羊羽轻轻转动布料,图案随之变色,如同一场神奇的魔法表演,“而周氏所谓的创新,只是粗暴地将蚕丝蛋白与二氧化钛混合,完全破坏了织物的透气性。”
大塚的技术专家突然激动地站起来,用日语快速说着什么,随行翻译结结巴巴地转述:“他问...这种显色反应...是否源于...茜草中的...”
“蒽醌类物质与银离子结合。”陈星教授洪亮的声音从后排传来。老人举着一支试管,步伐略显蹒跚地走向法官席,“这是我们在新疆残片上提取的物质,黄山谷教授2005年就发现了这个反应,但直到去世前才...”他突然哽咽,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在颤抖中泛起涟漪,仿佛也在为这段不为人知的研究历程而感慨。
法官敲槌宣布休庭合议时,羊羽敏锐地注意到周氏的律师正偷偷拍摄陈教授的试管。他一个箭步上前挡住镜头,却在这时,身后传来物品坠地的脆响——林夕失手打碎了那个紫砂杯碎片。
“对不起...”她蹲下身子去捡,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这是黄山谷最后...”
羊羽也跟着蹲下,两人的手在玻璃碎片上方相触。他突然发现最大那块碎片上写着极小的一行字:【紫气东来配方 茜草:明矾:银胶 = 5:3:0.7】。这行字,仿佛是打开真相之门的最后一把钥匙。
当审判长最终宣判周氏集团与大塚株式会社构成恶意诉讼和商业间谍罪时,旁听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正义的欢呼,也是对这场艰难诉讼胜利的庆贺。
法院外的台阶上,秋阳正好,温暖的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回程的车上,林夕一直静静地摩挲着紫砂杯碎片。夕阳透过车窗,在碎片上投下跳动的光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忽然,光斑照亮了某个之前未曾注意的角落。
“哥!”林夕猛地抓住羊羽的手臂,声音中带着惊喜与激动,“看这个标记!”
碎片边缘刻着极小的太极图,但阴阳鱼眼的位置各有一个微孔。羊羽对着光线转动碎片,突然倒吸一口气——当角度恰当时,两个小孔投射出的光点正好落在车内《蜀锦文化产业园规划图》的某个坐标上。
“这是...”林夕迅速翻出手机地图,仔细比对,“园区二期未开发的那片山坡!”
驾驶座上的陈星教授突然咳嗽起来:“黄山谷当年总说要在有紫土的地方建实验室...说那种土壤含特殊矿物质...”
车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一种神秘而激动的氛围弥漫开来。羊羽和林夕对视一眼,同时想起黄山谷笔记末页那句被当作呓语的话:【紫气东来处,当有锦官城】。
深夜的产业园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羊羽和林夕借着手电筒昏黄的光亮,在规划图标注的位置小心挖掘。铁锹第三次碰到硬物时,林夕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是个陶瓮。”羊羽轻轻拂去泥土,露出密封的蜡层。蜡封上印着的,正是那个带加密标记的太极图,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当瓮口终于开启时,一股混合着草药味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带着历史的沧桑。林夕伸手取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露出整整齐齐的十二本笔记、若干小布袋装的矿物粉末,以及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信纸展开的脆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惊起了附近的夜鸟。纸上只有寥寥数语:
【给发现此处的有缘人:
真正的传承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
而在泥土之下经纬之间
锦官城从来不是一座城
是千万织梭划出的星河】
林夕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滴落在最后那个太极图上,晕开了经年的墨迹。羊羽轻轻搂住她颤抖的肩膀,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旁边笔记本的扉页——那里写着一行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字迹:
【笨证明耐心,慢就是快,传统工艺需要呼吸的空间】
远方的产业园灯火通明,加班的工人们正在赶制迪拜的订单,那明亮的灯光仿佛是传承与创新的希望之火。而此刻的山坡上,两个相偎的身影被月光镀上银边,宛如一帧古老的蜀锦图案,又似未来某个精彩故事的开篇,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