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落地窗洒进工作室,卓玛站在设计台前,指尖轻轻抚过那张已经有些泛黄的手稿。羊羽送她的那支钢笔静静躺在纸角,笔帽上的鹰羽纹路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
卓玛老师,巴黎那边的设计团队已经到会议室了。助理小杨轻声提醒。
卓玛点点头,将手稿小心地放入真皮文件夹中。文件夹内侧烫金的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林夕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
会议室里,来自法国的设计总监克莱尔正对着投影屏上的纹样发出惊叹:这简直不可思议!这些羽毛的排列方式既有规律又充满随机性,就像...就像真的在风中飘动一样!
卓玛微笑着推门而入,设计师们立刻安静下来。她走到投影屏前,屏幕上是放大数十倍的羽夕纹细节图——洁白的鹰羽以极富韵律的方式排列,每一片羽毛的边缘都融入了渐变色的霞光。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羽夕纹卓玛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它的灵感来源于我的两位恩师。她翻开文件夹,取出那张手稿,羊羽老师喜欢收集鹰羽,林夕老师则痴迷于拍摄不同时刻的霞光。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看着羊羽老师书桌上的羽毛和林夕老师相机里的晚霞,突然有了这个构思。
克莱尔凑近手稿,惊讶地发现最初的草图旁边还写着几行小字:鹰之刚毅,霞之柔美,刚柔并济,方成永恒。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图案组合,克莱尔恍然大悟,这是爱情的象征。
卓玛的指尖轻轻划过那行字迹:是的,每一件羽夕纹产品都承载着这个寓意。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将这份情感更好地传递给世界。
蜀锦工坊里,六十八岁的张师傅正弯腰调试数码提花织机。他的徒弟小李紧张地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刚刚染好的丝线样本。
师傅,意大利那边要求的霞光渐变效果,传统染法实在做不出来...小李的声音越来越小。
张师傅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拿来我看看。他接过色样,眯起眼睛对着光线仔细端详,要做出林老师照片里那种雨后初晴的效果,确实难。他沉思片刻,突然拍了下大腿,去把老周叫来,他年轻时在苏州学过三色晕的技法,配合新机器的数码调色,说不定能成!
三小时后,当第一段试验品从织机上缓缓展开时,整个工坊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洁白的蚕丝底料上,鹰羽的纹路纤毫毕现,而穿插其间的霞光呈现出从淡金到玫红的十六层渐变——正是林夕最爱的凤凰涅盘天色。
成了!小李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却被张师傅一把按住肩膀。
别急,老匠人目光如炬,你看第三片羽毛的边缘,过渡还不够自然。他指着纹样的一处细节,羊羽老师收集的那些真羽毛,边缘是半透明的,我们要想办法织出那种质感。
就在这时,卓玛带着法国团队走进工坊。克莱尔一眼就看到了织机上的样品,惊呼着冲上前:on dieu!这比图片上还要美一百倍!
卓玛却径直走向张师傅:师傅,巴黎那边希望下个月能看到成品,时装周的高定系列...
来得及。张师傅斩钉截铁地说,转头对小李吩咐,去仓库把去年存的那批冰蚕丝取来,那种丝线织羽缘最合适。
看着徒弟匆匆离去的背影,张师傅低声对卓玛说:丫头,这可能是老头子这辈子做过最难的纹样,但也是最值得的。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样品上的一片羽毛,羊羽看到,一定会高兴的。
卓玛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想起三年前自己第一次拿着羽夕纹草图来找张师傅时,老人说过同样的话。那时她还不确定这个融合两位恩师特质的纹样能否成功,而现在...
师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刚发来邮件,助理小杨匆匆跑来,他们想在亚洲艺术展区永久陈列一段羽夕纹原品!
工坊里爆发出欢呼声。卓玛望向窗外,恰巧一片云霞掠过晴空,那色彩竟与织机上的纹样如出一辙。
巴黎大皇宫的t台被布置成蜿蜒的蜀道模样,模特们踏着悠扬的古琴声款款走来。压轴出场的是超模刘雯,她身着一袭曳地礼服,上半身是立体剪裁的白色西装,象征鹰羽的刚毅;下半身则是渐变霞光色的蜀锦长裙,行走间流光溢彩。
当刘雯走到t台中央突然转身时,全场倒吸一口凉气——西装背后竟是用羽夕纹蜀锦拼接出的巨大羽翼,在聚光灯下栩栩如生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