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改制(2 / 2)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去年秋收时分,两个牛录的蒙古和女真人混合的精锐轻骑兵,就试图绕过复州,火烧金州腹地的庄稼。没想到刚渡过沙河,就遭到陆羽部队的围剿。

如此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机会,官兵们哪儿肯放过,就像猫见老鼠一样追着打。后金的将领这才明白,他们之前的顺风顺水是对方故意为之,只是为了断绝他们后路,方便关门打狗。舍命逃窜后,仅仅跑掉百余人,之后沙河就是一条默认线,画出后金的活动范围。

都司衙门陆羽正带着百姓利用农忙时间,修路造桥。一封圣旨打乱平静的日子,朝廷急召他入内地平乱。受陕西、山西等地农民起义影响,宣镇发生兵乱,新调任的张铨巡抚受伤,而太原、大同两镇的将士要镇压起义军,无暇他顾。

圣恩难违,正好他也有一批蛀虫要清理。接过圣旨后,陆羽亲自率领新成立的丁卫北上。

二千多人,在山东境内全程都不用担心补给,曾经的卫所,如今都是一处处的补给站。行军速度快了不止一个档次,可惜一旦出了山东,吃喝都得备齐,别人是不会好心给他们提供粮食的,因为自己都吃不饱。

才到天津,内阁已经连发三道催促函。袁可立的接任者,短短半年时间就将两镇霍霍不成样子,士兵们集体哗变,虽没有公然判明,但已经不听使唤。天启找袁大学士商议后,二人一致认为陆羽出面最好。

也难怪内阁火急火燎,如今太原、大同、宣府官军都出现意外,加上陕西、山西的农民起义。要是后金再一次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紧急,陆羽经过京师的时候,朱由校直接派遣皇子朱慈焴在郊外等候。宣旨的同时,也是为陆羽站台,抠搜的内阁为了遏制他的升迁,直接给了一个临时的督师身份,节制三镇,随行的还有宫内的太监。

不过当皇子出面时,陆羽带领手下,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参见殿下。给这位身居后宫的天启唯一子嗣,相当大的震撼,至少那个张大的小嘴说明一切问题。两只眼睛兴奋地盯着先生,可惜瘦小的身板,决定了其一切想法的徒劳。二人也没时间闲聊,例行公事后,陆羽和手下将士们,匆匆上马赶往北方,行程的目的地倒是换了一个地方。

经过曹太监的解释,他也终于明白事情原委。阉党内部为了争夺袁可立空出来的位置,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吴淳夫拔得头筹。

这位吴总督,完全不谙兵事,上任之后排除异己,克扣军饷。结果就是士兵们,围堵总督府,讨要欠饷,并且要求袁总督上任。消息传到京师,九千岁魏忠贤在皇宫跪了半天,才得到陛下的觐见。

路上陆羽只听不说,心里却直喊一群猪队友,大明不亡没天理。他老丈人好不容易整顿出来的大好局面,差点就功亏一篑。那几千重甲骑兵要是投靠敌人,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忍住心中怒火,问了一句:“吴大人现在何处?”

“吴大人还在总督府,小的这次主要任务就是看押吴总督,命人押送回京师受审。”曹太监看着身旁的小大人,一点不敢拿捏。

虽说是九千岁的人,但此时有求于人,差事办砸了,回来老祖宗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临行前,老祖宗特别交代,万事以陆大人为主,务必要带着吴淳夫回京师,不能落于他人之手。所以才会有他此次的出行,毕竟宫中属他性子最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