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信王就藩(2 / 2)

人虽然死了,可是金州的功劳是实打实的,如何封赏就成了朝臣烦心的事情。二十多岁的五品官满朝看不到几个,而且才提拔没多久,不赏会寒了天下将士的心。至于天启皇帝,反而乐在其中,他正愁没人可用,陆羽如今绑在皇子的身后,官位越高越好,只恨不能越级提拔。

京师和盛京都在为这件事烦心,皇太极想不明白,几千人如何在八旗大军中来去如的。

硕讬和一众统领,详细描述当时的情形,几颗变形的弹丸被放在大汗的桌子上。他们将一切归咎于明军的新式火器,威力大、射速快。

“金州的内应呢?别告诉我,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不知道对面是什么人?”皇太极指着

“大汗,金州实在怪异,我们的人很难混入其中,而且他们现在不接受普通的流民。一般人只能在复州附近安置,根本不能混入核心区域,我们掌握的消息有限。”代善带头发言,这里的人他和金州打交道最多,关心的也最多。

“现在只知道,金州守将叫陆羽,扬州府泰州人,天启五年进士,其部下擅使火器。目前大金国沿海的贸易,也都是因其封锁而中断。”

几番议论,让众位大臣们,这才知道卧榻之下潜藏一只凶悍的狸花猫,虽小但精悍,你还奈何不了。

陆羽依旧忙着学堂的授课,这么多年来他特别注重的事情,陆家的钱财首先贴补的就是教育。因为他想重塑大明文人断了的脊梁,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好意思,我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新读书人,你知道的我也懂,我知道的你不一定能理解。

这天张铨一封密信,打破他的宁静。意思就一个,这次行动,功劳摆在那儿,但是却不太好赏赐,官是不可能再升,至于犒赏三军,朝廷能力有限,没那么多的钱粮,不少边关将士还饿着肚子。

所以现在,就有人想让登州巡抚张铨出面,和陆羽商量,拿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瞌睡送枕头,陆羽早有想法。和几位将领商议后,很快就有一封信,出海送到巡抚衙门。张大人看过信件后,赞不绝口,此举既彰显朝廷恩威,又显陆溟识大体。

天启看到巡抚的密奏,叹着气,其实他想将陆溟的官职再提一提,日后才能委以重任。他能办事的就这几个人,而且还大多不在京师,留在身边的只有个范阳。

但朱由校明白,京师固然重要,各省各府才是关键,政策再好,出不了京师还是废纸一张。历史的教训,警醒着他,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刚到回金州不久的陆羽,又被召回京师。

出发这天是八月二十二。

临行,陆羽吩咐诸位将军,严密监视后金方向,小心建奴的反扑。

及至九月初八,到达京师。

天启皇帝朱由校,依旧活着,只是听林公公说八月二十二这天,陛下做了一个噩梦,他驾崩归天,接任者是皇帝朱由检。

醒来后,第二天他就召集群臣,商议信王就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