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九千岁(2 / 2)

现在小规模的冲突,在制造骚乱的同时,也可以练兵。而两红旗也没有遗忘这里,时不时有骑兵南下复州地域,既是监视,也是侵扰。因此复州附近的土地,陆羽只能有选择性的囤种。

而其他的官兵则开始配合水师,进行水上作战和登陆作战训练。大明的河、海岸线这么长,日后肯定能用的上。

山海关,关宁防线已成,目前正在布防宁锦防线,大明每年都要往这里填补海量资源。就陆羽而言,其实他也不赞成在锦州驻防,现在小冰河时期,这里的冬季来的早,去的晚。根本不适合囤种,一应物资都需要从宁远运送,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家底深厚,那无可是非,可现在国库穷的都能饿死耗子,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管别人的死活。

至少天启询问辽东局势时,陆羽就直言辽东苦寒,考虑朝廷财税的因素,还是守好宁远就足以,成大事要耐住寂寞,陛下春秋鼎盛,以大明的体量就是耗也能耗死后金,想想京师的冬天有多难过,在想想更北的辽东,结局不言而喻。

督师孙承宗,看着锦州的粮草消耗,一个头两个大,如此消耗日后没有效果,那他将是大明的罪人。

这时候的京师正在上演一场大戏,魏忠贤终于对所谓的清流下重手。东林党的周朝瑞、袁化中在五月初被捕,入北镇抚司,严刑拷打,而同月十八日天启皇帝朱由校却意外落水。随行两个太监淹死,还好皇帝被岸上的太监救了上来,只是惊吓过度。

当天密诏御医就诊,奈何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很快朝中都知道陛下落水事件。不放心的魏忠贤在御医离开后,密诏范阳等入宫,诊治后给出不一样的答复。两难之中,陛下力排众议,以陈实功的意见为主,秘密调养,同时命令锦衣卫摸查皇宫。

不少太监、宫女被秘密处理,一时内外人心惶惶。

在京师一处密宅中,几个人正在秘密商议。

“皇帝似乎有所疑虑,宫中被大肆清理一番,我们的内应损失不少,现在正在戒严,消息根本没法子传出来。”

“难道朱由校病入膏肓?圣体有恙?”

“稳妥起见,这段时间诸位还是低调一些,免得惹火烧身。”

简短的碰头后,众人纷纷乘坐马车消散在黑夜中。

陛下卧床,朝中大事尽在魏忠贤决断,不久顾大章、魏大中、杨涟、左光斗等人陆续被逮捕。朝野大震,一时趋炎附势的官员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开始为他建生祠,至此九千岁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