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九千岁(1 / 2)

袁可立,自从回到登州就有所预感,这个巡抚他干不长了,翁婿上下关系,东林党肯定不能容忍。看着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士兵,在联想到金州的状况,这位老大人终于私心一回。

趁着女婿圣恩正隆,他向天启皇帝请旨增加金州兵力。此时东林党还没顾上登莱,因为阉党正在集中火力对付他们。正忙着收拾所谓清流的魏忠贤,收到登莱巡抚的奏疏,不敢私下乱做主,他主子曾交代过,事关陆爱卿,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难得看到自己的讲师有偏袒自己姑爷,朱由校御笔批示‘可’。加上此时首辅和兵部尚书都是魏忠贤的人,旨意很快下达。

而远在金州陆羽,根本不知道岳父送了一份大礼给他。直至圣旨降临,他才反应过来,他中了大奖。朝廷许他金州一万兵额,不够的部分可以自行招募,可以从登州调遣。

有袁可立在,意味着他能随意挑选。

果然还是进士待遇好,轻轻松松就能扩张到万人。不过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他决定亲自带人前往登州挑选士兵。眼馋岳父的水师很久了,是个烧钱的祖宗,他之前早想打造一小支,奈何光战船他就无法私下解决。

登州兵营,出现神奇一幕,一群二十左右的书生和一群二十左右的将士,在军营挑选士兵。要求奇葩,年纪必须二十至二十二的,而且必须有家,人品为上,不太看重武力等。

五六万的人,最终只有3000左右的人合格,因为陆羽要求必须迁徙家人上岛,最后只收录1760人。这些人因为年纪不大,在明军中都是付出最多,拿到最少,吃的最差的人。但都是水师老手,有的甚至当兵吃皇粮三年多。

以此将士为骨干,足以组建一支水师部队,这对金州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他始终被人扼住咽喉。

至于大型战舰数量岳父袁可立直接送了八艘,至于小型快船加上之前的足足有50艘。按照每只大型战舰搭配五艘小型船只。陆羽正好组建八支船队,以八卦命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支船队配一营将士,合该2640人。

剩余的人他也不想将就,古人都知道,‘忠’有时是排在 ‘能力’前面的。决策者是核心,士兵需要的是忠诚和服从。

既然人数没够,陆羽先行带着他们和家人一起乘船去金州安顿,同时组织士兵们开始读书认字,既提高他们的归属感,顺便进行思想教育。那些学生们则带人继续南下去江浙等地,这年头有吃的,哪儿都能招收到人。

他们招收的对象,都是失去家园和土地的百姓,当地县府鼎力支持,主动帮忙联系。绝望之中有人愿意拉扯一把,大部分百姓都愿意,考察后优中选优。没多久,就顺利招募到1000户家庭。

至此金州实有总兵力7000余人,其中水师八个营3000人。至于陆羽的学生们,则被安置在文书、参谋等职位,有些能力强的甚至担任把总,比如当初离开父亲跟着在泰州读书的马华,就凭借其出色的驾驶船只能力,担任乾字营把总,统领这支水师大小共六艘战舰。

有了这些读书人的融入,军营中人人开始努力读书认字,不求科举,但也要能识文断字,总不能上面下达的指令,需要别人代读,这太丢人。

看着金州的地图,再结合统计上来的户籍数量,陆羽知道已经到达极限,再多百姓就容易吃不饱饭。而且一旦官兵超过一定的数量,后金是不会容忍卧榻之侧有老虎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