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镜子(2 / 2)

如今细算之下,已经花去两千白银。后续有些花销还会一直存在,比如马匹的吃喝,招募的军士薪水,还有工坊工人和下田干活的百姓薪水。

为此渐渐地扬州府不少酒肆中,出现口感烈纯,带着果香味的酒,供不应求。反而陆家杂货铺中,出现的一种新式的镜子,有些冷清。

为了这镜子陆羽窝在工坊一个月之久,用炼焦的的焦炭,融化玻璃,然后再用玻璃制作弯曲的玻璃管,引导炼焦的气体过水,收集溶于水的氨气。

普通的玻璃还不行,高温气体容易碎,试过几次才知道。只能用纯水晶的玻璃管。

制火药的硝酸钾和浓硫酸得到硝酸,硝酸和银得到硝酸银。至此镜子的材料齐全,硝酸银、氨水、甲醛(酿酒蒸发所得),一番尝试终于搞定银镜反应。

之前辽东带回来的钻石,正好可以切割各种大小的玻璃,所以售卖出去的镜子大小各一。

王氏和雨嘉,看到第一眼就爱不释手,就当陆羽以为会大卖,结果泰州府相应平平,毕竟一块小的都要一两银子,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考虑。

没办法,陆羽只好放在扬州府售卖,同时送出一些,比如大姐陆玉珠,升泰州知州的李伟家眷。

慢慢的,在扬州府的内宅之间传开,妇人小姐们,将镜子视作珍宝。梳妆打扮时,谁都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

一时陆家杂货铺被挤破门槛,奈何这东西,制作繁琐,而且前期都是陆羽自己制作的,产量有限,根本不可能满足那么多的数量。

以致后来每天都有人,来店铺询问是否有货,甚至还有人想搞到秘方,自己生产。

可惜他们压根不知道,需要这么多繁琐的工序,牵扯到一系列的提纯、蒸发。

为了解放陆羽自己,他将整个过程教给王氏和雨嘉,让她们把其中的步骤分开,安排单独的人制作。制硫酸的,浓缩硫酸的,制硝酸的,制硝酸银的,还有调配氨水的,酒精清理玻璃表面的,最后银镜反应的。

这一日陈氏,带着陆铭还有一些礼物乘船北上京师,陆羽特地制作了三面全身镜,镶嵌在雕刻精美的木头中,让他们母子送给侯府。

雨嘉最近忙的脚不着地,自从男人将秘方交给她们后,婆婆负责销售,她便负责这边的生产。这是她的第一个事情,紧张又开心,婆婆没把她当外人,同时又害怕做不好,只能每日盯着,深怕出问题。

渐渐产量也提了上来,品种也更多,全身镜,中等镜,小镜子,方镜、圆镜、椭圆形镜都有。搞得附近的木匠师傅都抱怨不断,凿子轮冒烟都赶不上需求速度。

陆羽忽略了那些士绅、商贾的富有,一百俩银子的全身镜,根本都不带眨眼的,手快有,手慢无,抢到就是赚到,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家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收到现银一万五千多两。

如此财富,他有些心慌,立马让雨嘉控制量。每月只产十面全身镜,其他大小各型号镜子四十面,营收控制在二千两左右。

对外则让掌柜宣布,此前存货已经售罄,现在每月只能产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