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001章 西域星官辅中华—扎马鲁丁传奇:

第9001章 西域星官辅中华—扎马鲁丁传奇:(2 / 2)

新月如钩,悬于马拉盖山巅。石砌拱廊的阴影在星空下交错如棋盘,十六岁的扎马鲁丁屏息凝神,转动着黄铜弧矢仪上的螺旋微调装置。仪器的齿隙间残留着傍晚研磨过的石榴石粉,在星光下泛出淡红光泽。

注意火星轨迹,纳西尔丁·图西执银杖指向天穹,今夜它与土星会于天蝎,此乃兵戈之象。老学者雪白的须发在夜风中飘拂,宽大的袍袖裹挟着来自巴格达智慧宫的羊皮卷气息。扎马鲁丁迅速在蜡板上记录,突然发现弧矢仪投射的星影正在轻微震颤——不是风动,而是数十里外旭烈兀西征军的马蹄正踏碎阿拉斯河岸的晨霜。

就在昨日,他们刚完成对《阿尔马格斯特》第37章的校勘。图西抚摸着希腊星图上的拜占庭金箔,突然用波斯语低吟:当北方的苍狼星座亮过紫微垣,意味着草原的雄鹰将遮蔽新月。话音未落,驿马送来惊讯:巴格达的哈里发宫廷已升起蒙古战旗。

扎马鲁丁在混乱中坚持完成了星盘的最后修整。当攻城槌撞击大不里士城门的巨响传来时,他正将 rcury 与 sulfur 的合金液注入黄道环刻度——这种新配方能使星纹在暗夜自主发光。轰隆声中,液态金属在模具里凝成完美的三十度角。

归顺伊利汗国后,天文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旭烈兀的王妃脱古思可敦亲自送来三百卷掠自尼沙普尔的天文典籍,其中竟有北宋《奉元历》的波斯文译本。扎马鲁丁在翻译时发现,中国僧侣早在唐代就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爆发。

东西方星图当如鸳鸯相合,图西在编纂《伊利汗天文表》时教导,希腊人的黄道十二宫,波斯人的二十八宿,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都是长生天布下的同一局棋。某个深夜,扎马鲁丁突然用汉语在算筹旁写下璇玑玉衡四字——这个词汇是他在巴格达图书馆某卷残破的《尚书》里见过的。

制作浑天仪时,青年创造性地融合了多文明智慧。他以阿拉伯天球仪为基,刻上契丹人传来的二十四方位,又参照印度《苏利耶悉檀多》增添了黄赤交角微调装置。当他把成品呈献给旭烈兀时,这位征服者抚摸着镶嵌青金石的地球仪感叹:我铁骑踏遍的土地,竟不及这铜球上的未知领域多。

编算历法的第七个朔望月,扎马鲁丁在观测塔发现了奇异天象。北斗杓柄指向的夜空中,有颗从未记录的赤色新星。他连续三十夜追踪其轨迹,推算出这是通往的星路坐标——那个在穆斯林商旅口中黄金铺地的东方帝都。

在脱古思可敦的宴会上,他听到更惊人的消息。大都的忽必烈汗正在召集各国学者,其中波斯天文家的待遇尤为优厚。当舞姬旋转的银铃响彻宫廷时,扎马鲁丁悄悄离席,在石榴树下用炭笔绘出横贯亚欧的星路图:自马拉盖经撒马尔罕、敦煌,直抵燕京。

决定东行的前夜,他改进了中国传统浑天仪。将波斯齿轮传动与中原漏刻结合,创造出能自动演示日月食的七政仪。临行时,图西将镀银星盘塞进弟子行囊:去吧,让西天的智慧在东方结出新果。

1265年的初春,扎马鲁丁带着三驼天文典籍踏上丝绸之路。商队穿过呼罗珊时,他每晚都在驼铃声中校对《伊利汗天文表》与《授时历》的差异。在龟兹石窟借宿时,意外发现壁画上的北斗七星图竟与马拉盖观测数据完全吻合。

最珍贵的收获来自高昌古城。当地景教长老出示了张绘在羊胃膜上的混一天文图,图中将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与中国二十八宿完美对应。扎马鲁丁连夜临摹,在图纸边缘用三种文字注释星座名称。

当长城烽燧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这位波斯青年取出珍藏的浑天仪模型。仪器在东方晨曦中转动,铜环投射的影子里,希腊神话的海克力士之柱正与《周髀算经》的勾股定理重合。风中传来大都钟楼的声响,仿佛在迎接跨越万里的智慧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