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二年(1223)三月的兴都库什山,冰雪初融。当成吉思汗的金帐移驾至巴米扬河谷时,丘处机在刚刚绽放的番红花丛中提出了归意。大汗闻言沉默良久,突然解下腰间鎏金虎符掷于案上:以此铸牌!
军中匠人连夜熔炼,铸成的虎头金牌重达九斤,正面蒙文刻如朕亲临,背面汉文书敕赐长春真人。四月辞行那日,成吉思汗亲自扶老道长登车,忽然用生硬的汉语问:真人归去,何以教朕?
丘处机望见河谷中新立的止杀碑,朗声应答:愿陛下少杀戮,减嗜欲,敬天爱民。说着从袖中取出个锦囊,此中乃中原五谷,若能广播西域,胜造万座浮屠。大汗接过时,囊中种子竟在掌心生根发芽,两侧蒙古贵族惊得纷纷下跪。
东归首站至撒马尔罕,但见城门口张贴着蒙汉双文告示。守城百户长用弯刀指着杀一偿命的条款笑道:上月有个千户擅杀牧民,脑袋还在旗杆上挂着呢!丘处机循声望去,果然见苍鹰环绕的旗杆顶端悬着个黑匣,匣缝间渗出的血珠正滴在新建的桑苗上。
行至别失八里时正值端阳,当地回鹘王邀饮葡萄美酒。席间忽闻刑场鼓声,原来是个蒙古军校因抢夺商队被判处绞刑。监刑的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趋前禀报:自《玄风庆会录》颁行,各军已设劝农使,末将昨日刚给士卒分发犁铧。丘处机闻言,将杯中酒洒向龟裂土地:此酒当敬新生禾苗。
最动人的重逢发生在伊犁河谷。当年西行时救治的突厥少女阿依慕,如今率领三百妇孺在道旁献上万民伞。伞面用各色布片拼成太极图,老道长轻抚伞骨上刻的二字,忽然老泪纵横:贫道西来本为说经,谁知万民心镜早映天道。
元光元年(1224)二月初六,燕京残雪未消。当驴车驶过卢沟桥,丘处机看见永定河畔新立的石碑刻着蒙汉敕令:全真道众蠲免赋役。前来迎接的尹志平哽咽道:师父,河北百姓已为您立生祠百余处!
重返天长观那日,万人空巷。老道长却径直走向观后荒地,用虎头金牌抵住前来阻拦的蒙古达鲁花赤:此牌可调千军,今只求一片焦土。次日他便在废墟上开设长春粥棚,大锅支起时,饿殍遍野的燕京竟落下了三年来第一场春雨。
此后半年间,成吉思汗的十二道诏书接踵而至。最后一道用朱砂写着:凡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皆属长春真人管辖。丘处机接旨后却将圣旨供于药王殿,对弟子叹道:此非权柄,乃枷锁耳。
他很快展现出惊人的治理才能。建立的等八会各司其职:平等会专事掩埋无名尸骨,长春会开设义塾医馆,灵宝会整理流散典籍。最令人称道的是明德会,竟让归降的南宋儒生与蒙古将领同席听讲《孝经》。
某日蒙古左丞相粘合重山巡视,见三万难民在观前井然有序领取长春符。这种符纸不仅登记户籍,更标注各人技能——木匠符画矩尺,农夫符绘禾穗,医师符描银针。后来元朝着名的诸色户计制度,正萌芽于此。
深秋时节,丘处机在白云观开设龙门讲堂。首讲《道德经》那日,听众中既有缠头的穆斯林商人,也有髡发的契丹贵族。当讲到治大国若烹小鲜时,他突然命人抬出巨锅,当场演示如何用文火慢炖羊羹:牧民之道,不在急功近利。
这年冬至,燕京发生饥荒。丘处机启用虎头金牌开启常平仓,更说服蒙古权贵捐出围猎场作。春耕时,人们看见七十八岁的老道长亲自扶犁,破旧的蓑衣在晨光中如金甲闪烁。秋收后, 长春义仓的存粮竟使河北路免于饿殍。
至正大三年(1226),全真道已在北方设立宫观八百余所。某日丘处机巡视新落成的万宁宫,忽见当年从西域带回的葡萄已在庭院结果。他摘下一串紫玉般的果实分给蒙古幼童,轻声道:记住,甜美的从来不是刀剑。
此刻远在六盘山的成吉思汗,正对着《玄风庆会录》临终托孤。而燕京的白云观里,那个曾踏遍万里的老者,正在灯下校注《伤寒论》——他知道,医书比兵书更能守护这片重生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