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2110章 速不台血脉在南方的最后绝唱

第2110章 速不台血脉在南方的最后绝唱(1 / 1)

至元十七年(1280年)深秋,泉州港的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吹拂着市舶司衙门前的旌旗。阿术按着腰间弯刀,凝视着海面上往来如织的商船,这位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此刻却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眩晕。

三十年前的那个雪夜,十岁的阿术在哈拉和林军营第一次听见关于家族的传说。老仆赤老温指着星空:“瞧见北斗旁那颗赤星没有?当年速不台大将西征时,它每晚都指引方向。”帐中悬挂的巨弓是祖父遗物,弓身刻着九颗狼牙印痕——象征速不台九破金军之役。

“你祖父临终前说,蒙古人的战场终将转向南方。”父亲兀良合台将一柄镶嵌瑟瑟宝石的短刀递来,“但切记,征服土地易,征服人心难。”这话在当时听来晦涩,直到阿术随军南征,看见鄂州城头宋军死守不退的“岳”字旗时才恍然惊觉。

至元四年(1267年),阿术受命与伯颜同督伐宋。在讨论战略的军帐中,这位年轻的统帅提出个惊人建议:“当效金兀术搜山检海,直捣临安。”他命人抬出祖父遗留的巨幅舆图,在襄阳位置重重一点:“此处乃天下之腰,扼其腰则全身瘫。”

襄阳围城战持续五年。某夜巡营时,阿术发现士卒在偷偷焚烧纸马——原来军中流传“樊城有岳王显圣”的谣言。次日拂晓,他单人独骑来到樊城郊外岳飞祠,在斑驳的塑像前深深三揖:“若武穆在世,当知我等效忠之心无异。”随即下令重修祠庙,这个举动意外消解了守军的死志。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阿术站在新造的回回炮旁,望着巨石轰开襄阳城角。当守将吕文焕出降时,他特意下马执礼:“将军守城五载,真豪杰也。”又解下自己的银狼披风相赠:“此乃先祖西征时波斯工匠所制,当配忠勇之士。”

最戏剧性的场面发生在镇江焦山。当时宋军水师以千艘艨艟封锁江面,阿术却命令收集沿岸商船。“汉人兵法云火攻,今日当以其道还治。”他笑着对部将说。当南风骤起,满载硫磺的船只顺流而下,宋军战舰在烈焰中如秋叶凋零。老将张世杰败退前悲啸:“岂意胡儿亦通孙子兵法!”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阿术率军进驻临安。在凤凰山南宋皇宫,他看见年幼的宋恭帝坐在龙椅上瑟瑟发抖。这个场景让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遂下令:“封存府库,勿惊宗庙。”当他发现某个偏殿供奉着岳飞牌位,竟亲自上前添香三炷。

最大的遗憾来自崖山。当时阿术因镇守大都未能亲临,得知张世杰携幼帝蹈海,他在泉州港捶胸痛哭:“若我在军前,必不使忠良绝嗣!”此后三年,他持续派船队在海上搜寻宋室遗孤,某次甚至救起个自称赵氏宗子的落难书生,悄悄安置在闽北山中。

至元十七年(1280年)那个秋日,阿术在泉州港接到了调令。望着即将带往漠北的南方植物,他突然剧烈咳嗽,帕上溅满血点。侍从惊慌欲唤医官,却被他制止:“三十年前有个萨满说,狼群离开草原太久,会咳出故乡的沙尘。”

三个月后,阿术病逝于北归途中。临终前他盯着舆图上被朱笔圈出的襄阳、鄂州、临安,喃喃道:“孙儿今日方知...祖父当年西征为何夜夜眺望东方...”话音未落,的手重重垂落在标记着哈拉和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