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黎年表 (1170-1223)
早期生涯 (1170-1206)
约1170年:出生于蒙古高原斡难河(今鄂嫩河)畔的主儿乞部。其父孔温窟哇为该部贵族。
约1185-1190年:主儿乞部与铁木真(未来的成吉思汗)爆发冲突,其父战死。年轻的木华黎被俘,成为铁木真家族的“门户奴隶”(家奴)。后因器宇轩昂、智勇过人而被铁木真发掘,拔为身边的那可儿(伴当、伙伴)。
1190年:追随铁木真参与统一蒙古高原的各部战争,在与克烈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等部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绝对的忠诚,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为“四杰”(或称“四骏”)。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木华黎因功被册封为左手万户长,统领汗廷以东直至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的广大地区,成为蒙古帝国最高军事长官之一。
攻金战争与经略中原 (1211-1223)
1211年:随成吉思汗发动对金朝的战争,参与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河北怀安东)等关键战役,大败金军主力。
1213年:随成吉思汗中军,攻克河北、山东诸多州县。在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之战中,率奇兵突入,配合主力大破金军。
1214年:蒙古军围困金中都(今北京)。金宣宗求和,蒙古退兵。木华黎奉命攻略辽西、辽东之地。
1215年:率军攻克金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降伏辽西等地金军守将。
1217年八月: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花剌子模,正式下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予象征至高权力的九斿白纛,并诏令“太行以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全权负责对金战争的经略,开启了蒙古军事征服与汉地治理相结合的新阶段。
1218年:率军进入山西,攻克太原、平阳(今山西临汾)等重要府州,金朝在山西的统治体系基本瓦解。
1219年:派遣部将张柔、史天倪等经营河北,自己则率主力回师燕京(原中都),稳定后方,并招纳汉族武装势力(世侯),如真定史天泽、保定张柔等,均成为其麾下重要将领。
1220年:在满城(今河北满城)接受金朝东平府(今山东东平)知府、汉族世家严实的归附,山东大局遂定。同年,于黄陵冈(今河南兰考东)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金军二十万,威震河南。
1221年:率主力西渡黄河,进入陕西,围攻延安。金将完颜合达坚守,木华黎采取围城打援策略,未能克城,转而南下。
1222年:再次挥师入陕,攻克同州(今陕西大荔)、蒲城,进而围攻长安(今陕西西安)不克。转攻凤翔,围攻月余,金军坚守,加之西夏援军不至,于1223年春被迫解围撤军。
1223年三月:在回师山西闻喜县(今山西闻喜)时,病重。临终前,对其弟带孙说:“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 言毕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身后哀荣
成吉思汗西征归来,闻木华黎死讯,深为痛惜,如失左右手。
其子孛鲁袭爵,继承其事业。
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年),追封木华黎为“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后代传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