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005章 雪山论道遇故人 佛儒兼修悟真谛

第1005章 雪山论道遇故人 佛儒兼修悟真谛(2 / 2)

成吉思汗不怒反喜:真人诚实!遂请教治国之道。

丘处机答:陛下乃天人降世,以威武定天下。然嗜杀之人,终难成仙。欲得长生,须外修阴德,内固精神。敬天爱民,清心寡欲,此长生久视之道也。

耶律楚材在旁补充:真人所言,实与儒家仁政相通。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则天下归心。

这次会晤持续至深夜。临别时,成吉思汗说:朕得真人与晋卿,如得明镜。今后当常以镜自照。

回到住处,耶律楚材与丘处机毫无倦意,继续畅谈。丘处机说:观今日之势,蒙古必得天下。然得其地而不能治其民,得其民而不能化其心,终非长久之计。

耶律楚材点头:故当务之急,在于立制度,兴文教。耶律楚材已向大汗建议,来日平定中原,当恢复科举,设立学校。

善哉!丘处机抚掌,然教化之道,需循序渐进。宜先使蒙古子弟习汉文,通经史,然后推而广之。

说到这里,真人从行囊中取出一卷《道德经》:此书虽言简意赅,然治国修身之理尽在其中。晋卿他日执政,当参酌用之。

耶律楚材恭敬接过: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诚为至理。今观西域诸国,赋税繁重,法令严苛,民不聊生,故蒙古军至,百姓反而箪食壶浆。此皆烹小鲜而频繁翻动之过也。

东方既白,耶律楚材诗兴勃发,挥毫写下:

君不见西天雪山高插天,云雾缭绕似仙境。

真人东来启玄机,化剑为犁方为幸。

万里相逢岂偶然,共商大道济苍生。

他日中原重定鼎,必使弦歌遍城乡。

丘处机读后,含笑题跋:晋卿此诗,道尽我辈心声。愿天佑中华,使文明不绝。

这次历史性的相会持续了半月之久。分别那日,耶律楚材将整理的《西域风土记》赠予丘处机,其中详细记录了中亚的山川形势、物产民俗。而丘处机则将全真道珍藏的《重阳立教十五论》回赠。

临行,丘处机握着耶律楚材的手说:中原百姓之命运,系于晋卿一身。望善自珍重,勿负苍生。

耶律楚材郑重承诺:耶律楚材必竭尽全力,使仁义之道行于天下。

望着丘处机的车队消失在晨雾中,耶律楚材深感肩头责任重大。这次相会,不仅坚定了他以汉法治国的信念,更让他认识到宗教教化对安抚民心的重要。

在随后给成吉思汗的奏章中,他系统地提出:治天下之道,当三教并用。以儒立纲常,以佛化凶顽,以道养清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这些建议,后来都成为元朝宗教政策的基础。而耶律楚材与丘处机在撒马尔罕的这次论道,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典范。

多年后,耶律楚材在《湛然居士文集》中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昔在撒马尔罕,与长春真人论道百日,方知天地化育之机,圣贤教化之要。真人一言,如醍醐灌顶,使余知治国平天下,非止于法令制度,更在于正人心、厚风俗。

这次跨越万里的相会,犹如暗夜中的明灯,不仅照亮了两个伟大思想家的心灵,更为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指明了一条通往文明与和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