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002章 少年登科入仕途 中都围城见兵戈

第1002章 少年登科入仕途 中都围城见兵戈(2 / 2)

旌旗蔽空日色昏,鼓角连营夜不眠。

最是伤心黎庶苦,尸横遍野泣杜鹃。

将军空有擎天志,壮士难驱塞外烟。

安得长戈挥北斗,一扫妖氛见青天。

围城进入第二十天,城中存粮将尽。起初还有粥棚施粥,后来只能分发麸皮。楚材散尽家财,从黑市购粮赈济,然而面对数十万饥民,不过是杯水车薪。

最惨痛的一幕发生在他防区内的广济仓。那日清晨,守军发现一对母子饿死在粮仓外,母亲怀中还紧紧抱着已经僵硬的婴儿,手指抠进了仓门的缝隙。楚材闻讯赶来,目睹此景,踉跄后退,一口鲜血喷在官袍上。

开仓!他嘶声下令。

大人,这是军粮啊!仓官跪地哀求。

百姓死尽,要军粮何用?开仓!楚材拔出佩剑,亲手劈开仓锁。

饥民如潮水般涌来,楚材站在粮堆上高呼:老少妇孺在前,青壮在后!有抢夺者,格杀勿论!在他的震慑下,放粮秩序井然。然而这点粮食,也只够全城百姓支撑三日。

围城第三十五天,城中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楚材夜巡时,在一个破庙外闻到肉香,进去只见几个饥民正在分食尸体。见到官员,他们惊恐跪地,却仍紧紧抓着手中的肉块。

楚材默然良久,解下自己的佩刀:拿去换些粮食吧。转身离去时,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青年,竟已生出几缕白发。

次日,转机终于来临。蒙古军因久攻不下,加之天气转寒,粮草不济,决定撤军。当探马报告蒙古军拔营北归时,全城军民喜极而泣。

楚材却独自登上城楼,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写下《战后感怀》:

烽火连天白日阴,孤城困守泪沾襟。

饥民饿殍填沟壑,壮士骷髅作杵砧。

但见王师传捷报,谁闻闾巷有哀音?

他年若掌经纶手,必使苍生免陆沉。

这场围城之战,在耶律楚材心中深深埋下了止杀安民的种子。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深刻认识到,再坚固的城池,再英勇的守军,在战火面前都难以保全百姓。

解围后,楚材辞去官职,闭门读书。但他读的不再是科举时文,而是《道德经》、《金刚经》,还有祖父留下的《孙子兵法》。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乱?如何才能让天下苍生免受兵戈之苦?

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站在无边无际的尸山血海中,耳边回荡着百姓的哀嚎。惊醒后,他点亮油灯,在书案上写下八个大字:以杀止杀,以战止战。

这个理想,要等到二十年后,当他站在成吉思汗面前时,才有了实现的机会。而此刻,中都城外的烽火,只是他漫长人生道路上第一场,也是最深刻的一场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