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3404章 帝师首辅

第3404章 帝师首辅(2 / 2)

“老师已经为学生铺好了路。”张居正诚恳地说,“如今边防松弛、国库空虚,非猛药不能治沉疴。”

送走徐阶后,张居正又投入了新一轮的改革筹划。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赋役制度。

在明亮的烛光下,他展开了一幅泛黄的地图——这是他在江陵乡居时绘制的田亩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记录着农民负担的沉重赋税。

“老爷,该休息了。”老仆张福轻声提醒。

张居正摇头:“还记得江陵那个老农陈四吗?像他那样的百姓,天下还有千千万万。”

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万历元年的春天,张居正开始推行“一条鞭法”。这道政令将繁杂的赋役合并,折银征收,极大简化了征税程序。

然而改革刚一开始,就遭到了强烈反对。

这日朝会,御史刘台首先发难:“首辅大人,一条鞭法违背祖制,搅乱民心,臣请立即停止!”

张居正冷静回应:“刘御史可曾下过乡间?可曾见过农民为缴纳各种赋税而卖儿卖女?祖制若是完美,为何国库日渐空虚,百姓日益贫困?”

又有一位官员出列:“折银征收,百姓不得不将粮食低价卖出,反而加重负担!”

“这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张居正早有准备,“已经命各地设立平准仓,调节粮价。同时,还要清丈全国土地,让那些隐田逃税的王公贵族无所遁形!”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清丈土地触动的将是整个特权阶层的利益。

退朝后,冯保急匆匆地找到张居正:“张先生,太后今天收到了十几份弹劾您的奏折。”

张居正淡然一笑:“意料之中。”

更激烈的反对还在后面。各地王府纷纷上书抗议,宗室藩王甚至派人到张家府邸威胁。一天深夜,张居正在书房收到一封匿名信,信封里只有四个血淋淋的大字:“商鞅车裂。”

老仆张福吓得面色惨白:“老爷,这......”

张居正淡然一笑,随手将信投入火中:“商鞅虽遭车裂,秦法却流传后世。个人生死,何足道哉。”

在强大的阻力下,张居正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他亲自选拔了一批年轻干练的官员,派往各地督导清丈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这天,户部尚书张学颜兴冲冲地来到文渊阁:“首辅,清丈结果出来了!全国田亩增加三百万顷!”

张居正接过报表,手指微微颤抖。这个数字意味着大量被豪强隐瞒的土地重新纳入征税范围,国家财政收入将大幅增加,贫苦农民的负担也能相应减轻。

“好!”张居正难得地露出笑容,“立即拟定诏书,减免各地赋税三成。”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百姓们终于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然而张居正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当晚,他在给皇帝的讲读中,特意选择了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陛下可知,魏征为何敢于直谏?”

小皇帝现在已经长高了不少,思考问题也更加深入:“因为唐太宗是明君,能够纳谏。”

张居正点头:“更因为魏征心中装的只有大唐江山。臣子事君,但求问心无愧。”

万历皇帝似懂非懂,但张居正眼中坚定的光芒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革在继续,大明的国力在一点点恢复。北方的俺答汗被击退,东南的倭寇之乱逐渐平息,国库也从空虚变得充实。然而张居正的身体却在日以继夜的操劳中每况愈下。

又是一个深夜,张居正独自在文渊阁批阅奏章。烛光下,他的鬓角已经斑白。窗外飘来桂花香气,提醒着他又是一个秋天。

他放下笔,从怀中取出那方刻着“志在千里”的砚台。三十多年前,李士翱赠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二十多年前,顾璘赠带时的教诲言犹在耳。

“路还很长啊......”他轻声自语,重新拿起了笔。

乾清宫的钟声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对这个帝国来说,改革才刚刚起步,而对张居正来说,他与时间赛跑的日子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