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805章 白绫飞雪 翠袖寒香(1664-1699)

第1805章 白绫飞雪 翠袖寒香(1664-1699)(2 / 2)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原本气焰嚣张的族人,顿时面如土色,冷汗涔涔。他们这才明白,柳如是不是屈服,而是以自己的一死,为他们所有人设下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枷锁。她用自己的生命,坐实他们“逼死人命”的罪名,将一场财产争夺,瞬间升级为足以让整个家族身败名裂、甚至遭受官府严惩的刑事重案!

这是何等惊人的智慧!又是何等惨烈的勇气!她不死,财产与文献难保;她死,则逼死她的族人必将受到律法制裁,反而无人敢再轻易动钱氏遗产。她用自己最后的呼吸,为女儿,为钱谦益的文集,尤其是复壁中那些不能见光的秘密,筑起了一道以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屏障。

在场族老吓得魂飞魄散,连连作揖求饶,钱曾等人更是狼狈不堪,之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在一片混乱的保证与哀求声中,柳如是,这位历经明末清初所有风云变幻的奇女子,带着她对尘世的最后控诉与胜利,毅然踢开了脚下的垫凳。

白绫如雪,映照着她一生的清洁与刚烈。荣木楼内,香魂渺渺,唯留一缕翠袖寒香,萦绕不散。

品高葬奇,魂归沧海。

柳如是的决绝之死,彻底震慑了钱氏族人。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一场瓜分财产的闹剧,以主事者的悄然退却而告终。钱氏文献得以保全,她的女儿也在庇护下安然成长。

据《柳夫人年谱》记载,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人们发现她早已为自己备好了殉葬之物,仅有区区三件:

陈子龙所赠古琴“云间响”:这承载着她与陈子龙那段青春烈恋、才子佳人的无限追忆,是生命中最初也是最纯粹的爱情华章。

钱谦益亲题“慧云”玉印:这是她与钱谦益惊世姻缘、精神同盟的见证,“慧云”二字,包含了钱谦益对她智慧的最高赞美与无尽爱恋。

自撰《湖上草》诗集:这是她独立灵魂的自我书写,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家国情怀与不羁才情,是她留给后世最真实的自己。

这三件物品,概括了她作为爱人、知己与诗人完整的一生。

她的葬礼,亦如其人,不同流俗。按照她生前遗愿,棺木并未入土下葬,而是被悬置于虞山北麓一处天然形成的石穴之中。棺木摆放的方向,被特意调整,正对着东南方那一片苍茫的大海。

那里,是郑成功、张煌言水师曾经活跃,并最终消失的方向;那里,寄托着她与钱谦益在最后岁月里,于绝望中依旧默默守护的复明火种;那里,也是她所有家国梦想与遗恨的最终归宿。她生时未能亲眼见到王师北定,死后,灵魂也要永远凝望着那片曾经充满希望的海域。

从此,虞山多了一处奇特的景致,也多了一个不朽的传说。那悬棺,那面向大海的守望,如同她一生风骨的最终雕塑。从秦淮烟水的“女中少陵”,到松江南园的《男洛神赋》,从金陵城头的投池明志,到红豆山庄的绣图藏锋,直至荣木楼中以白绫扞卫尊严与信念的最后一击——柳如是,用她四十七年的生命,将一个女子的才情、胆识、气节与智慧,挥洒到了极致。她的故事,并未随着康熙三年那场飞雪般的白绫而终结,反而因其决绝与壮烈,超越了时空,其翠袖间的寒香,至今仍在历史的卷册中,清冽地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