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北望中原(2 / 2)

“你错了,玄冥。噬运玺从来就不是毁灭的工具,它本是维护平衡的圣器。”

她举起双手,八符石残留的能量在她掌心凝聚——那是符石重归天地后留给她的最后馈赠。

“以天地为证,以民心为凭,我云薇在此立誓:愿以此身,承天地之重;愿以此心,纳四海之广!”

八色光芒从她体内迸发,与噬运玺的黑气激烈碰撞。令人惊讶的是,黑气在光芒中逐渐净化,噬运玺表面的血色开始褪去。

“不!这不可能!”玄冥惊恐地看着噬运玺的变化。

云薇的声音传遍战场:“噬运玺,我以胤朝皇室血脉,以天下苍生之名,命你重归正道,护佑黎民!”

噬运玺剧烈震动,最终挣脱玄冥的控制,飞入云薇手中。在触碰到她掌心的瞬间,玺印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大地。

玄冥的身影开始消散:“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你...”

“因为这一次,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云薇平静地看着他消散,“而是千千万万渴望和平的百姓。”

玄冥彻底消失后,幽州城门缓缓打开。守军和百姓涌出城外,跪地迎接王师。

“殿下万岁!”

欢呼声响彻云霄。

云薇却感到一阵虚弱。方才与玄冥的对抗,耗尽了她体内符石残留的全部能量。

萧彻及时扶住她:“殿下!”

“我没事。”云薇站稳身形,望向南方,“潼关那边...”

“刚收到飞鸽传书,拓跋宏得知幽州失守,军心大乱,已被萧将军击溃,向北逃窜。”

大局已定。

三日后,云薇在幽州接受北凛百官朝拜。拓跋宏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北凛政权彻底瓦解。

然而在庆功宴上,云薇却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即日起,解散军队,还兵于民。”

满座哗然。

“殿下,天下初定,四方未服,此时解散军队,恐生变乱啊!”

云薇摇头:“百姓饱经战乱,需要休养生息。况且——”

她走到殿外,指着远处劳作的百姓:“真正的铜墙铁壁,在这里。”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云薇颁布《太平诏》,宣布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整顿吏治...

最令人称道的是,她并未追究北凛旧臣的罪责,而是量才录用,甚至允许北凛族人留在中原,与汉人杂居。

“殿下,各地义军首领纷纷上书,请求封赏。”清虚子呈上奏章。

云薇看后,却道:“封赏自然要有,但不能按军功,要按政绩。传旨各地,以民生改善程度考核官员。”

这一政策让许多想要凭军功获取高位的将领大失所望,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

初夏时节,云薇启程南归。沿途所见,令人欣慰:荒芜的田地重现绿色,废弃的村庄再起炊烟,市集重现繁华。

在黄河边,她遇到了一个正在耕作的老人。

“老伯,收成可好?”

老人笑道:“托殿下的福,今年风调雨顺,看样子是个丰收年。”

“那就好。”云薇欣慰点头。

老人打量着她:“姑娘看着面生,是外地人吧?我跟你讲,咱们这位公主殿下,可是千古明君啊!”

云薇微笑不语,与老人道别。

随行的萧彻感慨:“殿下深藏功与名,这才是真正的王者气度。”

云薇却道:“我算什么王者?只不过是个幸运的普通人,恰好被推到了这个位置。”

她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轻声道:“要说王者,这黎民百姓,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回到金陵时,已是盛夏。秦淮河畔,杨柳依依,画舫如织,仿佛什么都不曾改变。

但云薇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她做出了最后一个重大决定:还政于民,建立议会,君主立宪。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从今往后,君王只是国家的象征,真正的权力,属于议会,属于百姓。”

此举石破天惊,却得到了大多数臣民的支持。毕竟,这一路走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云薇与众不同的治国理念。

新政推行出人意料的顺利。或许是因为连年战乱让人们渴望安定,或许是因为云薇的威望无人能及,又或许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民心所向。

一年后,第一届民选议会成立。开幕大典上,云薇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议长。

“从今日起,这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在场众人无不热泪盈眶。

是夜,云薇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金陵城的万家灯火。萧彻悄然来到她身边:

“后悔吗?”

“后悔什么?”

“放弃至高无上的权力。”

云薇微笑:“你错了,我从未放弃权力,只是把它还给了真正的主人。”

她指着远处的灯火:“看,那每一盏灯后面,都是一个家庭,都有他们的悲欢离合。从今往后,他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了。”

萧彻沉默片刻,忽然单膝跪地:“臣萧彻,愿永远守护殿下,守护这片殿下深爱的土地。”

云薇扶起他,两人相视而笑。

星光满天,灯火如昼。在这片星光与灯火之间,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徐徐开启。

而云薇知道,她的使命,终于完成了。